过的饺子,宋召华这才打开锁着的大门,在初一这一天,因为家家户户都会拜年,大门是不可以关闭的。开门迎客,才能让客人感觉到亲切,关着的大门,拜年的人会自认为这家人今年不在家过年,也就不会选择敲门。按照宋向文的奶奶的话说,“开门迎福开门迎福,不开门,怎么能迎接福气呢!”七点半开始,出门拜年的人才会陆续上街,太早了主人家可能会因为起床晚没关门,出门太早一上午拜不完。刘二姐拿着扫帚,把头天夜里满地的瓜子皮清扫干净,再把年夜里用过的锅碗瓢盆刷洗完毕,才穿上了那件换了纽扣的红色毛呢外套,穿上新买的裤子,扎起头发,坐在屋子里面等着拜年的人来。在宋庄,拜年一般是男人出门,女人都会在家看着门,这并不是因为男女歧视,自己家里关着门,拜年的人进不去,才是最忌讳的待客之道。至于为什么要男人出去拜年,大多数宋庄汉子的老婆都是附近村子嫁过来的,过年也在男方家里过年,出门拜年,走动的都是男方的族亲,男人出去,更熟悉也就更自在。
宋向文在同辈里面,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很多跟他一个辈分的人,已经是当爸爸甚至是爷爷的了。所以会有人来宋向文家给宋召华拜年。七点半钟,宋向文家最北边胡同的胡同头住的宋召晨的儿子宋向阳和几个同辈份的年轻人来进门拜年。他们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而且村子里面同龄同辈份的朋友多,就不跟着父亲出门,自己几个年轻人走一圈,更自在。
在宋庄拜年,可以说是有具体模板的。一进了主家门,主家人从对着大门的窗户就能看到是谁来拜年,提前几秒钟思索好自己和来客该用什么称呼相称,向门口走着相迎。见了面或者是还隔着一扇门,声音就起来了“过年好昂!”来客打头的大声说着,后面跟着的人也会应和上,在宋向文的村子,百年是不磕头的,相互问一句就可以。主家里的长辈就会回着:“都好都好,恁都好昂!来来来,进屋吧!”跨过房门门槛,进到主家屋子里,人少就一人一个马扎或者坐在倚靠在炕上,人多就一起站着。坐就都坐,站就都站。进了屋子,主家开口的第一句永远是劝来客落座,而来客如果跟主家熟络人又少,坐下喝两口茶水,如果人太多又要赶着去别人家,就会回一句“一年到头净坐。”表示着这一年过的很舒服,又是舒坦的一年。随后,主家就会把瓜子糖果的小盘子端到客人面前,并开口,大多是使劲的夸赞这些晚辈,“恁望望,这些大个子,怎么长的,这些青年长得真好,你看看这个,真事儿的,不敢认了,真好。”主家不吝啬夸奖,小辈们听到长辈这样夸自己,多是害羞,跟着父辈出门的,父辈就会接过去“还行还行,他们这代人享福了都。”一代比一代享福,宋向文从童年记事儿就一直听,有的时候搞得他还很烦,自己就会嘟囔“每一代都有不容易的地方。”
简单的聊过几句闲天,下一波拜年的团体就进门了,屋子里面的客人就会向主家告别,说着“我们再去下一家看看,还有不少家得转转。”可不敢说去谁家,万一两家关系不好,主家大过年的听了心里不舒服,难免会背地里絮叨两句“这孩子真不会说话。”
来给宋召华拜年的晚辈出了门,宋召华就带着儿子宋向文闺女宋婷来到了隔壁的爹娘家里。宋召华向自己的爹娘拜了年,宋向文和宋婷也跟着拜了年。因为家里不能空,刘二姐就暂时不去,等到宋向文二爷爷家已经搬到城里住的叔叔带着他们的孩子媳妇回家,她再去。况且,前几年跟婆婆关系闹得那么差,她也不愿意进婆婆家的门。
宋向文的印象里,爷爷奶奶没给过自己压岁钱,这也是刘二姐愤愤不平地事情中一件经常说起的事情。其实宋向文倒是没觉得哪里不合理,不给就不给呗,给了也得上交给刘二姐。刘二姐初一早上就会把给宋向文的一百块钱收回来,告诉他“文文,你的压岁钱我给你保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