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还没亮,在寒风中奔波了一天一夜的众人,来到了就近的港口。
灯塔雪白的光斑扫过,港口停着一艘小客船,原来高家早就打点好了一切,就等着众人的到来。
“这是要乘水路回去啊!”张之维道:“我还以为要乘火车回去呢!”
无怪乎他有这个想法,在这个年代,火车绝对是最方便的交通。
“不是火车,那可太好了!”
王蔼陆瑾吕慈等人见到船也颇为高兴。
他们去滨城就坐了一周多的火车,很不喜欢火车狭窄闭塞的环境,坐船就不一样了,自在宽敞,可活动的地方也多一些。
高家主见一路上只顾打坐,少有开口的张之维讲话了,笑着解释道:
“如今东北这边的几条铁路,北满铁路被毛子控制,南满铁路被倭寇控制,一路尽是他们的眼线,咱们人多势众,难免被人惦记,为避免出现什么意外,还是走水路更为稳当一些!”
“高家主想得周全啊!”张之维赞赏了一句。
高家主笑道:“高某号召大家过来,自然也得安稳把大家送出去,只不过这个港口条件有限,无论是货船还是客船,都略显寒酸,大家忍受一下,等到了滨城港口,我们再换大型的铁壳船,送大家前往安全场所!”
此话一出,有部分不知情的人喧哗起来。
有人不解道:“滨城不是倭寇的地盘,我们去滨城港口,岂不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
此话一出,立刻就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怎么说话呢,现在滨城的倭寇和毛子闹的厉害,咱们过去,应该是虎入羊群才对!”
高家主出声安抚:“大家不要急,我们只是在滨城那里做一个周传,那里有人接应我们!”
接应?滨城那边能有什么人接应?张之维若有所思,联想到先前师叔说的,军阀借此机会把势力派进了滨城……
若无意外的话,接应人极有可能是张大帅那边的人,如此说来,高家和军阀之间,关系很密切啊……
张之维看了一眼高家主,没说什么,想在一个地方立足,总得有所依仗,这不意外。
其实,不光是高家,很多势力都和军阀有关系,这一点,就连龙虎山也不能免俗。
想在世上立足,哪有真正能独善其身的,除非是那种放下世俗,了却红尘,入山清修的道士。
但这种能放下一切,无欲无求的道士,即便是在全真一道都不多见。
众人登上客船,客船虽小,里面却是五脏俱全,高家甚至提前在里面安排了极其丰盛的早餐。
寒风中驰骋了一天一夜的众人,立马大快朵颐起来,张之维也不例外。
吃完,众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休息小憩。
张之维则是继续铭刻法箓。
这一天一夜的赶路功夫,他已经又往法箓上铭刻了五章《上清经》,加上之前铭刻的,已经足足铭刻了八张,再铭刻二十四章经文,便可达到加授五雷箓的最低要求。
客船扬帆起航,冬天风大,又是顺流而下,这速度可以用千里江陵一日来形容。
半晚时分,滨城的港口就已遥遥在望。
得知滨城将近,张之维难得的暂停修行,走到小客轮的甲板上,眺望过去。
见张之维出来,张守成也跟着来到甲板上,双手撑在栏杆上看着越来越近的滨城港口。
“这还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听说你在这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讲讲?”
张之维笑了笑,指着远方的一个空白海面,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
“师叔,那天一到滨城,我们就在那里端了一艘运鸦片的船,还在船上做法,轰了倭寇的假铁路公司,以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