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友军(四)(2 / 2)

心思,闲扯了几句之后便入了正题,向侯俊铖传达了吴军的意图。

侯俊铖却没有接他的话茬,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其实我很好奇,吴三桂为什么那么急切的想要迫降尚藩?就算尚藩投降又能怎么样呢?”

“尚藩为什么不肯跟着吴三桂反清?因为尚可喜入广东之后,将广东的盐、矿、海贸之税尽握手中,有‘平南之富,甲于天下’的名声,尚藩的兵将在清廷治下能够捞得盆满钵满,但若是投了吴三桂,他们还能像以前那样占着广东的厚利吗?谁也说不准,所以他们反乱之心,自然没有呆在云南那穷苦之地的吴藩浓烈。”

“吴三桂反乱之前,直属吴藩的兵马就有四镇十营五十三佐领,每年清廷要拨付云南俸饷九百余万两,吴三桂反乱之后,多了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等地数十万兵马要养,而诸省之中只有湖南算是产出富裕,但吴三桂至今还没有在湖南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体系,大半的钱税都是靠抢劫式的派兵募征得来的……”

侯俊铖见刘明承面色阴沉的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摆了摆手,笑道:“少侯爷也不必为吴三桂开脱,吴军在湖南是怎么统治的,我这个船山先生的学生比你这个前线统兵的参将更清楚,吴三桂给了船山先生一个军师名号,却不让他参与实务,只借着他的名号去拉拢湖南官绅。”

“许多官绅士人确实被其蛊惑投奔,但干了一阵子,发现吴军中的关键要职都握在吴三桂亲信手里,他们根本不受重用,谁还会用心做事?缺乏有能的文吏官僚去帮吴三桂建立统治体系,他在湖南的统治,又怎么可能不混乱?”

“说句不好听的,吴三桂现在是供养吴军自己都已艰难,就算迫降尚藩,他拿什么去收买那些在满清治下赚得盆满钵满的尚藩兵将?”

赤潮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