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园林区以大水池H1为中心,环绕分布有门屋、景亭、台榭、截洪沟及排水涵洞等。
步行于范家堰遗址,每一块青石板路、每一处斑驳的墙壁,每一寸土地都,都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结束钓鱼城的行程,夏先衍一行人意犹未尽地回到了渝州市区。今天天色已晚,他们决定明天再前往凌霄城遗址继续探索。
回到市区后,夏先衍迫不及待地开始查找关于凌霄城灵源的情报。然而,经过一番询问,结果却令人失望。这里地处偏远,人迹罕至,而且很少有人了解这座荒废多年的历史遗址。即使有灵源存在,也没有调查的队伍注意到。
夏先衍根据崖山之战遗址推断这里应该没有灵源存在。想到这里夏先衍突然觉得当时是不是应该去崖山之战的地方看一看,或许可以在那里会有跟这里相似的线索。想到这里他把江门市打了个标记,等再去南方沿海地区的时候顺便去看一眼。
然后他开始研究凌霄城的资料,为明天的调查做准备工作。
凌霄城,又名拱极城,位于宜宾市兴文县西北部,宋属长宁军,明初属戎县(今兴文县西部),其山海拔高1001米,形势险要。宋朝时期,凌霄山是控制乌蒙、芒部方向进入川南咽喉;明代与都都寨同为九丝城之膀翼,故曾为军事上的扼守要地。
凌霄城是沿着凌霄山顶四周悬岩绝壁边缘构筑而成,据宋、元史籍记载:当时南宋王朝偏处临安,蒙古于端平元年1234年与宋同灭金后,又掉头兴师南下,准备灭宋。蒙古骑兵一面从东路南下攻袭两淮、荆襄;一面从西路直取四川,企图占领西南半壁,然后东下会师,包围南宋朝廷,四川成了蒙古骑兵战略计划中的重点。
但由于端平三年1236年攻占成都后,进一步夺取重庆时受到了强烈的抵抗,遂改为绕道云南,进攻大理,袭取川南,对四川进行南北夹攻,于是今兴文、长宁、叙永一带又成了保卫泸县、合川、重庆之障壁。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元忽必烈亲领十万大兵突袭云南,占领了大理,下一步将进攻川南意图,昭然若揭。所以宋朝于宝佑二年1254年 加紧泸州、叙州、长宁的军政设置。
继续阅读
宋宝佑三年1255年,南宋朝廷急命川制置史蒲泽之修筑凌霄城,作为屯兵出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
据《长宁县志》记载:城成后又扼守了三十一年,到了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元兵始至,长宁守将王佐殉难,郡守黄立献城效顺,长宁始亡于元”。
即宋朝恭帝二年1276年降元后,凌霄城犹坚守了十二年,元人一直无力从这里正面侵犯,在抗御外敌侵略的斗争中,是尽到了守土屏障的作用的。
第二天一早众人就启程前往凌霄城。他们从渝州军区出发,沿着成渝环线高速公路一路疾驰,经过宜宾市和长宁县,最终抵达兴文县凌霄山脚下。
如今大道通衢,有公路可直达断颈岩一侧。当车辆到了公路尽头无法继续前行时,一行人纷纷下车,开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徒步攀登。
这条路是凌霄城南宋军民在蒙军围困万千重的危境中,秘运给养的通道。它宽仅1尺多,一边临深渊,一边倚绝壁,盘缠而上,直至山顶。
但对于夏先衍一行人来说,在这里如履平地,一行七人速度很快。快到山顶时,一堵状如城墙的巨石横亘眼前。巨石的一侧状如虎口,“虎口”下腭临万丈深渊,登顶入城的小道,就被衔在“虎口”之中。
由于凌霄城城墙是沿凌霄山顶四周绝壁边缘构筑,因此,这座城门左右的城墙,是高好几米的整块天然巨石,那城门是在巨石上剖出通道后修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