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虎率先开口,他虎目圆睁,声音洪亮:“大帅还未到,咱们可不能闲着。
通城的敌军现在肯定如惊弓之鸟,咱们得再给他们加点料。”
赵大牛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俺赞成,得让他们摸不清咱们的虚实,这样等大帅来了,咱们打起来才更有胜算。”
孙可望微微点头,手摸着下巴思索着:“我有个主意,一到天黑,咱们悄悄地安排士兵出营寨,往巴陵方向走一段。
这黑灯瞎火的,他们肯定发现不了。”
章孟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妙啊!然后天亮后,再让士兵们大摇大摆地回来,装出一副增援不断的样子。
那些通城的家伙看到了,肯定吓得不轻。”
龚济民和刘国能对视一眼,龚济民说道:“此计甚好,不过行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隐蔽,不能让敌军看出破绽。
我们可以让士兵分批行动,不要大规模出动,以免引起怀疑。”
刘国能接着说:“对,而且回来的时候,让士兵们故意扬起些尘土,再把军旗都打起来,弄出大动静。”
众人纷纷点头,孙可望站了起来,大手一挥:“就这么定了!
各军团回去准备,今晚就开始行动,让通城的敌军好好尝尝被迷惑的滋味。”
当晚,夜幕如墨,笼罩着大地。各军团按照计划,悄悄地派出士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士兵们猫着腰,脚步轻盈,有序地朝着巴陵方向前进。
他们在黑暗中如同鬼魅,无声无息地执行着任务。
天亮时分,士兵们开始返程。
他们一改昨夜的谨慎,大摇大摆地走着。
军旗在阳光下鲜艳夺目,队伍整齐,尘土飞扬。
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支大规模的增援部队正源源不断地赶来。
通城内的敌军看到这一幕,顿时炸开了锅。
城墙上的守军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恐之色。
“将军,你看这情况,张献忠的援军怎么越来越多了?
这可如何是好?”一名小校慌张地向主将报告。
金声恒眉头紧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他心中惶恐万分,但仍强装镇定:“不要慌,我们的援军要不了多久就会到。”
在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他一点信心都没有。
前几天武昌抽调四万兵力前往黄州府,现在武昌能有四万兵力就顶天了。
还要分散到各地防守,而已经这边十四万兵力,左良玉更不可能再派兵过来。
而城外,秦虎等人看到敌军的慌乱,心中暗喜。
秦虎哈哈大笑道:“看他们那副熊样,估计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了。”
赵大牛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这才刚开始呢,等大帅来了,直接把这通城拿下。”
孙可望则较为谨慎:“先别高兴太早,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出城突袭。”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依旧每晚安排士兵“增援”
同时加强对通城的包围态势。
营帐不断向城墙逼近,各种攻城器械也在士兵们的忙碌下逐渐组装完成。
巨大的攻城锤、高耸的云梯等在阳光下散发着冷冽的光芒,给通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金声恒在城内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城楼上不断地踱步,眼睛紧紧盯着城外的敌军阵营,盼望着左良玉的进一步指示。
他眉头紧皱,心中满是忧虑,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左将军怎么还没消息,再这样下去,通城危矣。”
一旁的副将也满脸愁容,小心翼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