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他是因为仰慕项梁大人的威名,这才一定要来的。项伯虽然是你的兄弟,也是项氏子弟,但……他如今,毕竟是受到了秦人的封赏,他在六国那里,又岂能得到完全的信服?如此,也是不利于楚国复国的威信的。
所以,景驹大人,一心想着能光复楚国,而光复楚国,项伯大人的身份,私以为不是最为合适的,唯有将军你,才是更为合适。”
嗯?
嚯?
听到范增的话,项梁瞬间有些意外的看了眼他,眼中尽是欣喜。
卧槽?
这老头,倒是真的让他刮目相看啊!
这老头的这一番说辞,可算是把马屁,拍到了项梁的心坎上了。
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错!
就是因为项伯已经被秦人封官了,他的身份特殊,他能直接被秦人所利用,那就说明他是站在明处的。
这站在明处的人,适合带领六国的人吗?
不适合!
毕竟六国复国是要反秦的事情,那肯定不适合!
所以!
得有个暗处的人在统领群雄才是,而这个人,舍我其谁啊?
“老兄,你说的话,实在是有道理的!”
项梁马上说道,“这在暗处,的确是需要一个人来统领众人,指引众人一起光复六国,这个人,肯定不能太得到秦国人的注目,否则,他也未必有这么多的机会和时间能够做得来这些对六国重要的事情!不过……”
说着,项梁却是话音一转,故意说道,“不过,哎,项梁何德何能?且认为,我还没这个资格和资历……”
没错,虽然范增这些话,让他听着十分的舒服,但,该有的客套,那还是得有的。
毕竟,这可是在古代最长有的操作。
哪怕自己再想要得到,那也得谦虚谦虚,客套客套,或者说,虚伪虚伪。
而且,这也是老传统了。
在上古时期,搞禅让制的时候,就已经流传下来了。
尧舜禹挨个的禅让,都是几次不受,最后让百官和百姓,强行的选择自己这个王者,那自己才是象征着天命所归的。
刘邦登基的时候,就故意搞了一通这个。
三让而不受,最后,“被逼的没办法了”,只好从命。
然后他的孙辈刘备也搞了一次,后来者更是无数。
总之,搞这种大家全都心知肚明的形式,外国人是看不懂,但其中却是蕴藏着一点中式政治的智慧。
我这个王当的,是民心所向,是百官所拥,所以,是地上的一切,所尊奉的王。
那自然就是普天之下的王了。
这样的王,有说服力,有正统性,王权,也更加名正言顺的归属到自己的手中,你们既然选择了我,支持了我,那你们就不能再不服从我。
没错,这客套不是假客套的,而是告诉你们,我不当,是你们非要让我当的,那既然我当了,你们就必须得听我的。
这是你们自己选的,否则,我绝对不当。
当然,所谓的不当也是不可能的。
那种时候,早就已经是确凿的舍我其谁了。
除了他这个核心人物之外,还真的有任何人有这个资格,或者,有这个胆量去胜任王者帝王吗?
不会有的!
这玩意,谁来谁死!
所以,这不是什么虚伪,而都是创业王者用来加强王权的形式和操作罢了。
“哎呀,将军,何其糊涂也?”
而范增听到了项梁的话之后,马上一脸严肃的说道,“将军如此说话,范增心中,甚为悲痛!我楚国被秦贼所灭,贵族罹难,民不聊生,所有楚国的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