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注册制的推行,上市公司早不再是什么稀罕物,退市的脚步反而在加快,慢慢看你们就懂了。
而僧多肉少的局面,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善。
说说市场的风险吧。
市场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种st与退市潮。
二是非权重股的风险依旧。
主流资金即主力机构等大头资金,依然紧抱权重股,国改股。
除此之外,可能出现的刚需通胀,同样也是它们聚焦的一个方向。
这里边其实存在一个很明显的赌字,赌什么?
赌未来之国运,赌郭家未来对于后期的政策倾向。
事到如今,机构完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赌。
不赌还能干嘛?退场清盘?
别说上面不答应,他们自己内部也不答应。
眼下,对于机构们而言,上下都不是。
别说,肉是难啃了点,但好歹只要还在这个市场,那将来一旦出现大的利好,分分钟是可以起飞的,那个时候根本不愁没肉吃。
嗯……就他们看能否赌对了。
(不赌也没办法,规则摆在那)
游资则不同。
难啃的肉完全可以不啃,直接出局等候就是。
等过了这段迷惘期,阵痛期,说不定机会就来了,届时再瞅准机会出手就是。
散户船更小更好调头,所以相对来说,只要技术到位,多少还是能做一做小波段的。
不过从近期的市场表现看,发现有个现象非常有趣。
那就是过往的所谓技术性支撑,不仅在中小股上经常性失效,就连大盘股也是时有发生。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整体异动现象。
异动现象,可以说是对技术派与情绪派的两两打击,不管是技术派还是情绪派,在这种节骨眼下似乎都不那么好操作。
所以前面本人就提到过一点,除了一般情况下的技术性讨论,你得把异动现象考虑进来做应对决策。
诸位谨记,当某一只票在起飞前,前边的所有震荡,都是用来给你做差价降低成本的。
只要你看好的这支票没有出现“流动性衰竭”,没有濒临大周期支撑之前,都是可以反复来回操作去把成本给降下来的。
先从某一只票开始,盘中持续的观察演练,这其实就是最好的练技术和找感觉的方式之一。
说实话,以我个人之见,在短时间内,对于国内的经济形势,本人并不看好。
这种“短期看低”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正如之前所提及的寡头地主经济模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有关贝莱德在国内的布局数据,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能明白其中缘由了。
首先,贝莱德可是百度的第二大股东啊,其持股比例高达 9.2%!
接着,再来瞧瞧美团,它的第三大股东也是贝莱德,持股比例达 7.2%。
还有阿里巴巴,同样身为第三大股东的贝莱德持有 7.2%的股份。
不仅如此,腾讯的第四大股东也正是贝莱德,持股占比 5.3%。
再看网易,贝莱德稳坐其二股东宝座,持股比例更是高达 8.7%。
然后是小米,作为第三大股东的贝莱德持股 8.4%。至于联想,则是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 4.9%。
此外,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以及蔚来汽车的第五大股东都是贝莱德,其持股比例分别为 3.3%。
而在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方面,贝莱德则占据着第四大股东的位置,持股比例分别为 3.7%和 3.2%。
同时也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