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为一座海岛命名,哪怕只是参与其中也绝对是这辈子都难以抹灭的回忆和荣耀!而朱振的这个提议对于提升兵卒的集体荣誉感更是大有裨益。
若不是水师兵卒数量太多,他都想将所有人的名字都直接刻在石碑上…继而,朱振看着不远处的阿拉伯人,冷着脸威胁道“记住了,此地乃是华夏国土,尔等休要心怀觊觎之心,否则就是同我们宣战!”
阿拉伯人也很眼红岛上的紫檀木,就算家族再有钱,也不能无视这样一笔庞大的财富。
但是与淮安掌握的新式火器相比,孰轻孰重他们也分得清,毕竟再多的财富也不可能换取战争的胜利……因为仆人给小武泣解释了,小武泣这个时候倒是没有犯中二病,很痛快的表示“完全拥护朱振的决定,承认此岛乃是淮安的属地,并且愿意作为见证人,予以佐证。”
朱振很满意阿拉伯人的知情识趣。
接下来,兴奋不已的水师兵卒便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此岛命名的问题。
不过这也这是一个过程而已,大多数人都认为朱振其实就是在胡闹。
您是长官,叫什么名字还不就是您说了算?
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以朱振的提议为准——香山岛。
名字确定,水师分出了十几条在风暴中不同程度破损的战舰负责砍伐、运输紫檀木,并且回到朐县之后招募石匠,前来香山岛雕刻石碑。
其余的战船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出发踏上茫茫大海,前往安南。
战船上,闲极无聊的朱振命工匠拿出几根先前随意砍伐的树枝,打磨成一个个小木块,做成了一副军旗。
当然,司令肯定不能叫司令了,要叫总兵。
军长要叫指挥使。
最后乱七八糟的,千户、百户一大堆,朱振看着这官衔,都觉得脑仁疼,可是这群家伙却玩的非常开心。
大海之上航行是非常单调苦闷的,整天对着茫茫大海对于人的精神是一种残酷的磨砺,神经脆弱一些的人都有可能被憋得发疯……此时的越南,还叫安南,未来会被朱棣征服,重新回归华夏的怀抱,有一个文雅的称呼,叫交趾。
船队沿着海岸线一直向南,期间靠岸抓了十几个当地的渔民充当向导,然后朱振又根据自己的记忆在海图上划了一片区域,仔细搜寻。
终于在七八天后,找到了一处天然的良港。
即为后世的岘港……船队驶入港内,稍作休整,然后一分为二。
一部分留在此处构建一些简易的设施,以供船队的修整补给,另一部分则由朱文昌及两名水师军官率领,继续南下由马六甲进入印度洋,一路前往阿拉伯麦地那……朱文昌是朱家作坊里妇人们带过来的子弟,也是朱振诸多亲兵之一。
行事风格稳重而又不失进取之心。
是朱振着重培养的青年才俊之一。
“不要急,别管那些阿拉伯人如何催促,记住你这次的任务最主要的并不是通商,而是锻炼出一支能够适应远洋航海的船队。
慢慢走,一边走一边学,要向阿拉伯人多多请教,论起船只的先进技术,他们不如我们,可论起远洋航行的经验,我们不如他们,不要抹不开面子,要虚心请教,学到身上方是艺!”
临行前,朱文昌听着朱振不厌其烦的叮嘱和教诲,心内感动。
“伯爷放心,小的知道伯爷的志向,定然走一路学一路,以后成为伯爷的爪牙,为伯爷探索这片茫茫的大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朱文昌表忠心,却被朱振一巴掌扇到后脑勺。
“什么叫爪牙?
老子是大魔王啊!努力吧,未来的史书之上,定然有你的一席之地!记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