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因此在巧姐落难时,刘姥姥知恩图报,想方设法将她救出,使她得以脱离苦海,后来嫁给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
10.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她刚生下贾兰不久,丈夫贾珠就死了,所以她短暂的婚姻生活就此结束。
“到头谁似一盆兰”,指的是贾兰。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贾兰是比较有出息的,后来“爵禄高登”。
“如冰水好空相妒”,李纨年轻丧夫后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洁净美好,但她的付出和坚守并不能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
继续阅读
“枉与他人作笑谈”,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但她的命运却成为了别人的笑料。
11.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情海幻情身”,秦可卿的判词充满了暧昧和神秘的色彩,暗示她是一个多情的女子,身处情天情海之中,无法自拔。
“情既相逢必主淫”,这句话暗示了秦可卿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情感关系,这也是她命运悲惨的原因之一。
-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不要说不肖子孙都出于荣国府,其实坏事的开端是在宁国府。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的暧昧关系,是宁国府道德败坏的体现,也为贾府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六、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中有不少好诗,具体如下:
1. 《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引子,开篇便提出了“情种”的疑问,点出了全书的主题是围绕着“风月情”展开,在无奈、悲伤、寂寞的时刻,作者试图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引出了这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2.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此曲以贾宝玉的视角,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念念不忘以及对所谓“金玉良缘”的抵触。他虽与薛宝钗结为夫妻,但心中始终只有林黛玉,即使与宝钗相敬如宾,内心也无法释怀。
3.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这支曲子被认为是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经典之作,两人一个是仙境中的仙草,一个是无暇的美玉,看似有缘却最终无法在一起,只能独自嗟叹、牵挂,如同水中月、镜中花般虚幻,黛玉也因此泪尽而逝。
4. 《春梦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这是警幻仙子所作的诗歌,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劝诫世间的儿女们不要自寻烦恼,一切都如同春梦和飞花一般,终会消散和流逝。
5. 赞警幻仙子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