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事情之后,许元夏心灰意冷,与许家彻底决裂,带着妻子远走他乡。从此,我们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许成宗接着说道:“直到多年前的一个雨夜里,许元夏忽然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许家。大的那个孩子十三岁,小的只有五岁。他告诉我们,这两个都是他的儿子,孩子的娘在两个月前因病去世了。他在外面既要做工挣钱,又要照看这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实在是无法周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将孩子托付给谁他都不放心,思来想去,只好将两个孩子带回了老家,希望家族能够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
说到这里,许成宗又叹了口气:“我们许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老祖宗留下的家风还是一直都坚持的,对于偷窃这种有辱家风的事情,家族里是非常抵制的。当年许元夏的事情发生后,家族里原本有意不再管他的事情,毕竟他已经被视为家族的耻辱。这次他回来,族里的长辈们中有些人对许元夏当年的事情还心存芥蒂,但是,当大家看到那两个没了娘的孩子实在是可怜,那么小就失去了母亲,最终还是心软了。于是,家族里决定一起抚养这两个孩子,让他们能够在许家长大成人。”
“许元夏给长辈们磕了头,感谢家族的接纳与帮助,又留下了五块大洋作为孩子们的生活费,就此离开了老家。他走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他要去哪里,也没有再回来过。过了不到三个月,就从南边传来了消息,说他死在了广东。”
许成宗继续缓缓叙述道:“许家兄弟自此没了爹,从小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每家每户,都会轮流照顾他们,给他们送饭、送衣,确保他们不挨饿受冻。”
“世荣,作为哥哥,从小就很懂事。在族人家吃饭,总是帮着干力所能及的活儿,照顾着年幼的弟弟,不让弟弟受到一丝委屈。而弟弟世杰,虽然年纪小,但也十分乖巧听话,总是跟在哥哥身后,兄弟俩的感情深厚得让人羡慕。”
“族里的孩子们虽然偶尔会有些调皮的孩子嘲笑他们是‘没娘的孩子’,但世荣从不与人计较。这也让族里的长辈们对他刮目相看,更加疼爱他。”
“而弟弟世杰,就不太一样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争强好胜,而且非常的敏感。他无法忍受别人提到他是‘没娘的孩子’,只要族里的孩子再提这个话题,他肯定会和人家动手,而且出手很重,把族里的好几个孩子都打了。”
“这让族里的长辈们很头疼,他们知道这也不都是世杰一个人的问题,但也不能让他这样继续下去。于是,我们找那些孩子的父母谈了谈,也让他们给孩子做规矩,并且将两兄弟叫到了祠堂里,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没多久,世杰就因为一次争执,把一个孩子打得头破血流。那件事情闹得很大,族里的长辈们虽然尽力调解,但终究还是无法平息事态。终于,有一天,他们不告而别。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他们只是赌气出去一阵子,过段时间就会回来。但没想到,这一走,就是这么多年。”
“直到十几年前,我才偶然间从南京来的亲戚口中得知,有姓许的两兄弟在这石头城闯出了些名堂。我一听,心里就犯嘀咕,这不会是当初从我们许家走出去的那两兄弟吧?”
“于是,我托了在南京的亲戚和朋友,仔细打听他们的消息。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回来了,果真是世荣和世杰两兄弟!他们在南京竟然打拼出了一片天地,这让我既惊讶又欣慰。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他们,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可惜,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此时,许成宗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续说道:“后来,许家兄弟在南京果然更加发达了。有一年,他们特地托人捎回老家一大笔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