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人都认为故宫很大,可故宫在大明宫面前只是弟弟。
大明宫的占地面积是故宫的四到五倍,刘异他们走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到宫墙往外。
他们从光范门进入宫城后,刘异要跟着前面人继续走时,被孔彪及时拉回来。
“咱们武官走这边。”
刘异发现在东西朝堂前文武官员便分道扬镳,各自排队。
队伍最前方一个头戴乌黑进贤冠,长相方正的中年男子踱着四方步喊道:
“紫绯朝服的官员往前排,绿青朝服的往后排。”
刘异小声问孔彪:
“这人谁啊,这么横?”
“监察御史萧邺,咱们自己人。”孔彪答。
“自己人?”刘异疑惑。
他们还能跟御史台攀上关系?
孔彪小声说:“他就是咱们中郎将的长兄啊。”
刘异默默念叨萧邺、萧鄂,还真是亲兄弟。
前天傍晚孔彪突然跑到他家,神神秘秘告诉刘异御史台正搜集材料准备参他。
这消息就是中郎将萧鄂从他兄长那探听到后转告孔彪的。
刘异忽然有点小感动。
这时萧邺往他们这边瞥了一眼,面无表情催促:
“绯服官员赶紧往前走。”
刘异看了萧邺一眼,以口型无声说了句谢谢。
他回头跟孔彪、孟堂、昆仑瓜轻轻颔首,然后往前走,最终站到了绯色朝服队伍末端。
他们排好队后井然有序地往前走。
前面有两条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弯曲有如龙尾下垂的龙尾道。
两条龙首道直通含元殿外的东、西飞廊,东侧飞廊连着含元殿的通乾门,西侧连着观象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代诗人王建《宫词一百首》中云: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着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文官将从含元殿东侧的通乾门进入,武官则从西侧的观象门进入。
刘异跟随武官从观象门进入含元殿后继续北行,最终经宣殿西侧的月华门进入宣政殿。
对面日华门进来一群人是文官队伍。
宣政殿装不下上千人,所以孔彪、孟堂和昆仑瓜他们这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在宣政殿外。
刘异进入大殿,看见北墙三级台阶平台正中摆着一张黄漆的宽大坐榻,坐榻后方有靠垫,两侧有隐囊。
这就是皇帝御座了。
御座后面有一架刺绣龙腾云海的巨大黼扆( fǔ yǐ ),黼扆两侧各有一名手执仪仗扇的宫装女使。
御座脚下铺有蹑席,一直延伸到台阶下大殿南门口。
他不过多看了两眼,就被监察御史萧邺提醒:
“不要张望,按品级站好。”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经常上朝的文武官员轻车熟路找到自己该站的位置。
刘异第一次上朝,萧邺特别指点他站在右侧靠近门口柱子的位置。
“怎么没有凳子啊?”
刘异之前听老书童说过,大唐前期臣子是脱鞋脱袜跪坐上朝,后来又改为五品以上官员可以坐凳子。
可他的凳子呢?
咋变得跟小宋一样了,上朝即全体罚站?
萧邺白了他一眼轻声说:
“都多少年没凳子了。”
刘异抿嘴望着前方台阶上的龙椅,突然有点理解老爹为何心心念念想造反了。
槽,凭啥老子站着你坐着?
刘异回头望一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