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附近的那些战略储备仓库已经满仓了。
我们正在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挨个向我们的战略储备仓库里添加物资。
就算明天就爆发和苏俄的军事冲突,双方发生百万规模级别的大会战,我们在武器弹药的储备方面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至少在武器弹药的储备方面,我们要是比苏俄做得充足得多。”
对于臧式毅管理的东北兵器工业集团,周浩还是比较放心的。
作为督办的臧式毅每周都会就兵器工业集团的相关事宜向周浩做单独的汇报。
此外,只要一有空,周浩就会视察各大兵工厂。
周浩手里的这些兵工厂是周浩胆敢和苏俄叫板的底气所在。
“臧督办,我们的兵器工业集团除了武器的正常生产,相关新式武器的研发也要跟上。”
“司令,我们每年对于科研的投入可是不老少。”
说起科技研发,臧式毅又笑了。
“当然,我们取得的成就也是不老少。
比如坦克辅助装甲,能够大大提高坦克在复杂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比如,新式穿甲弹和新式炸药的研发成功,使得我们本来就威力巨大的坦克炮,如今威力更加惊人。
当然,因为炸药的升级,我们几乎所有炮弹的威力都得到不小程度的提升。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
为了提升战斗力,兵器工业集团下到部队基层,听取一线士兵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线的战士需要什么,兵工厂就可以为他们生产什么。
而这些生产出来的武器,在经过一线士兵的使用后,找出其中的不足,继续改进。
得益于生产坦克的技术积累,沈阳汽车厂如今不仅能够生产五吨的卡车,还能生产载重十吨的大卡车。
在将火炮上车的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发现,虽然新型88毫米高射炮重量被降到就三吨,但是使用五吨卡车作为载具的时候,运输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炮击的时候后坐力太大,五吨卡车根本就无法承受。
后来使用加强型的十吨卡车作为载具,就克服这一难题。
只不过在连续射击的时候,汽车的晃动交大,对射击的精度影响较大。
但是对首发的命中没有任何影响。
于是88毫米高射炮就采用十吨卡车机动了。
这种车载炮,是真正的车载炮,完全可以快速机动,快速投入战斗的。
甚至,都可以成为简陋版的坦克歼击车。
同时,该款车载高射炮同样可以进行野战防空。
在改款车载炮的周围加装上一定的铁板,增加战场生存能力。
当然,兵器工业集团研发的火炮上车,最大口径的也就是88毫米高射炮。
其它小口径火炮,比如双管25毫米机关炮,37毫米高射炮,以及120毫米迫击炮,都有相关的车载炮型号。
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是五吨卡车作为载具。
当然了,这些车载炮那是真正的在卡车的车厢里把这些火炮固定住,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当然,这里也有技术含量很高的卡车炮。
使用二十吨卡车作为载具,装载的是122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榴弹炮两个型号。
这就很有点后世卡车炮的技术特点,也是在周浩的点拨下搞出来的。
这两款卡车炮作为重炮,其机动能力在这个世界可以说是没有对手。
能够在到达战场后,一分钟内就能展开,同时向目标发射第一发炮弹。
有了这两款重炮,在和敌人发动炮战的时候,至少不会出现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