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的局。
这种以武力的强迫,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愚蠢,但在眼下这节骨眼上,却是发挥了作用。
毕竟,谁能想到,苏祁安不按常理出牌,就是以武力强行胁迫。
如果随行的州兵,就在公堂外,说不定冯南还会搏一搏,但公堂内,都是苏祁安的人,如果不低头,谁知道这些愣头青的东山军,会不会做出蠢事来。
他们要是就这样挂了,死在苏祁安的手下之中,那不得冤死。
所以,无论苏祁安提出什么要求,他们怕只有答应,没有拒绝的第二条路可走。
冯南目光闪动,似乎在思考,苏祁安也没有逼迫,而是耐心等待。
约莫过去一刻钟左右,沉默不语的冯南,叹气一声,开口了。
“既然监察使都这么说了,那本官也只能…”
眼看着冯南即将答应,忽然,公堂外,几道苍老的拒绝声音,陡然响起。
“等等!这事老夫不同意!”
“没错,来了老夫的地盘,这么大了事,不与老夫商议,你们擅自做主,是不把老夫放在眼里?还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众人目光看去,公堂外,陆续有四位,头发花白,一看年岁约莫七十左右的老者,缓缓走来。
他们衣着朴素,脸上有着苍老的皱纹,但目光并不浑浊,行走间,能够感受到身体的硬朗。
随他们一同而来的,还有一些带着好奇神色的百姓,只不过这些围观百姓,都是站在公堂外的栅栏,远远的望着。
看着这几位老者露面,陪审官员脸色微惊,纷纷起身,快步相迎。
“墨老、秦老,你们怎么来了。”
为首的冯南,脸上带着几分尊重,相迎间完全是毕恭毕敬的态度。
这几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东州仅有的几位翰林院致仕大儒。
论身份威望,不仅在东州很高,哪怕当初在朝堂上,也颇有威信,论辈分,就算是当代翰林院夫子文宣,见到这几位,也得毕恭毕敬叫一声老师。
其威望,不亚于翰林院隐居的四位大儒。
四位致仕大儒的出现,让堂下的曾默、韩城等八位郡守,仿佛看到了希望。
别说他们,就连冯南,内心都是放松不少,眼中闪过些许的玩味之色。
这老四位才是冯南来秭归郡,面对苏祁安的底气所在。
苏祁安身份权利是很大,一个念头,滥用职权,想抓谁就抓,但这些人当中,不包括四位致仕多年在东州的大儒。
苏祁安真要有胆,把这四位给抓了,消息只要传回州府,周子斌会不带犹豫的立刻发兵,围困秭归郡。
这四位在东州的分量很重,可以说,东州上下官员,又或是地方世家子弟,起码有一半左右,都或多或少受到他们的指点。
不夸张的说,东州桃李满天下离不开这四位,甚至是陛下,每年都得派人来东州,慰问四人。
这四位致仕大儒,就是东州后九郡官员的定心珠,一个毛头小子的监察使,就算再愣头青,也绝对不敢对这四人出手。
四位致仕大儒的出现,他们看都未看冯南一眼,冷冷道。
“哼,你们这群不省心的小家伙,真以为老夫愿意来?”
“老夫几人要是再不来,这秭归郡还不得被你们翻了天,东州后九郡还有安宁可言?”
“是是是,墨老、秦老教训的对。”冯南满脸殷切点头。
四位致仕大儒训斥完冯南几人后,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目光这才打量着公堂上的苏祁安,不紧不慢道。
“你就是搅动东州不安宁的监察使,苏祁安?年纪不大,胆子倒是不小。”
“老夫在东州听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