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之运气好,拿着胡县令的举荐信找到卢照时,一番交谈,觉得此人有些才干。 跟胡县令一样,本分厚道,有实干之才。 原本打算安置到下县做个从九品下的县尉,却不想桐县梅县令撸了,整个县衙从上到下几乎无一幸免。 卢照时就把林冲之安到桐县县丞位置上,代管桐县。 这事儿有难度,但也是机会。 只要捋顺桐县上下,两季稻顺利栽种并收获,年底考评得上,就有机会转正为县令。 虽然只是从七品下,但实打实的一县主官,与胡县令平起平坐。 再说林冲之,离开后不放心胡县令,写信给故旧好友,给自己找人手,同时也给胡县令找。 奈何好的主家不放,没啥才干的林冲之没好意思举荐。 就这样,胡县令一天忙的飞起,下面各曹都不轻松。 梧县是梧州、乃至岭南道的样板县,许多事情都走在前头。 插秧后,到冬小麦收割,有一个月的空档,召集各村各寨修路,主要征集的沿途村寨。 金风寨、荒沟村自发修路,就没再征徭役。 几条主路同时动工,各曹带人各管一条路的建设管理,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等。 胡县令每天几条路巡视,还要处理县衙公务,督促生产脚踏打谷机,租售给各村各寨,忙得焦头烂额,急需人手分担工作。 天黑尽,胡县令灰头土脸回到家,洗漱后脸盆里全是黑汤。 “唉!”胡县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长叹,捶打两条腿。 “我这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冲之要是还在,该多好,我也不用这么累。” 胡夫人也才忙完,喝着茶汤,笑盈盈看着丈夫,“有现成的人手你不用!” “谁?”胡县令惊愕,想不起身边还有谁。 “阿樱的兄长!”胡夫人笑道。 “苏伯彦两兄弟?”胡县令惊得一下坐直。 “夫人怎么想到他们?与二郎年龄相仿,又没有主政经验,如何担得起?” “让他们处理政务肯定不行,没有经验,但处理公文、协调各曹、代你巡视下面,我觉得问题不大。”胡夫人缓缓道。 “他们本是太学学子,眼界、学识远超本地学子,修路本就荒沟村所学,还有其他种田、肥田之法。 再者跟着苏县令熏陶过,县衙公务流程于他们并不陌生,我觉得他们应该能胜任。” 胡县令略一思索,觉得有理,“抽空去一趟荒沟村,考一考俩人,若真如夫人所言,请来处理文案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