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门上的春联(2 / 2)

鱼、剥虾仁,每个月都给家里汇钱。刘秀一个月工资60元,自己留下20,剩下的40块钱,都寄给了家里。有了这40块钱,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准备下地的刘万和王娥夫妇两人,就能在村口的油条摊子上买上四五根油条,两舀子热乎的的豆浆,暖暖和和吃上一顿,干一上午的农活,还是很有力气。大女儿留在了家里,陪着父母干农活、在家里缝缝补补、帮着村里的人做衣服编竹筐,都是一把好手。刘二姐在结婚之后不止一次的跟儿子闺女提起来:“你大姨原来在家里没出去打工,她做家里的活就比我利索,不像我毛手毛脚的。”大儿子刘明跟着东佛庄的装修队四处下村子给人家装修翻盖房子,学了一手泥瓦匠的手艺,二儿子则跟着村里的木匠学木工,起初先给自己家做家具,做桌子、板凳、马扎、衣柜,慢慢的手艺好了,就自己出去接活,在县城里城里人装修房子、贴瓷砖,也是一把好手。一家人经过了几年的忙碌,家境慢慢变好了,几个儿子闺女也慢慢长大了,刘万就寻思着该找个人家,把闺女嫁出去,也让儿子娶媳妇,自己也好早点抱上孙子。

于是,在大闺女刘美24岁的那年,同村子的媒婆上门给刘美说了一户好人家,家里是干装修的,自己有一辆农用的三轮车,家里三亩地。最重要的是,家里是独子,没有人分家产,家境很好。刘万听着媒婆的嘱咐和安排,让刘美和东佛庄的姓李的小伙子见了面,还真是有点看上眼的样子。这可把刘万夫妇给高兴坏了,当即就托大儿子联系装修队打算好好把家里翻盖翻盖,总不能一直住在黄泥垒起来的小屋子里面。这一联系,还把马上要成为亲家的李家给联系了过来,这对亲家刚刚定下亲事,就马上一车车的沙子水泥堆在了刘万家的墙外,把房子推倒、打地基、垒墙、安房梁、上瓦、装修,给新房烧炕、放炮仗、贴对联。然后喜气洋洋的给大闺女结了婚,村里人也跟着热闹了一把。一根旱烟、一盅散酒、一张张红纸贴满了黄土气浓重的刘庄,一张张脸上,有喜悦、有羡慕、有嫉妒、有憧憬,还有家里两个儿子面对村里同龄人炫耀自家大房子和打扮的漂漂亮亮大姐的骄傲......

故人随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