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懈怠。
终于,在天亮之时6点半钟,海天完成了最后一行文字的句号,整篇文章正式脱稿。此时的他,虽然已经一夜未眠,手有点发麻,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篇洋洋洒洒的领导讲话共计1.5万字,不仅内容充实,而且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领导看后,也对海天的工作成果表示赞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整个国庆期间,海天都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之中,心情格外舒畅。
这次经历让海天深刻体会到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他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敢于直面困难,全力以赴地去应对,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海天不仅擅长刻钢板,而且对于油印材料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种能力在刚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当中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这无疑成为了他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展现自己实力的重要加分项。
凭借着这样的技能,海天成功地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青睐。
继续阅读
而这些都将成为他日后发展的助力和资本,帮助他更好地迈向成功之路。
本职工作走上正轨,并趋于稳定。
海天就开始四处打听华伦的下落。
当得知华伦在盘古镇供销社工作时,他高兴坏了。他便向部长报告,他要去盘古镇采访。
到农村基层去采访,这是党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所倡导的方向。
部长表示非常支持!海天绝不是假公济私。他只是借采访之机去看一看华伦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一篇来自基层的新闻报道是必须完成的。
第二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海天乘座早班车出发了。山路崎岖不平,车速缓慢,直到午时班车才抵达盘古镇。
海天先到区公所报到,在区公所安顿下来。午饭后他先与区长对接了采访事宜,确定了采访线索和工作计划。
然后,他才去供销社找华伦。
这天,华伦正好在上下午班。
走进供销大厅,一幅青春风情画映入眼帘:但见华伦站在柜台里面,正在热情洋溢的接待顾客,丰姿卓约,光彩照人,一颦一笑是那么妩媚灵动,……
见到海天走过来,华伦先是一怔,接着有点不自然,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哀怨的情绪,仿佛在告诉海天:你怎么这么久了才来?
华伦对身边的同事说道:“我的同学找我来了,你先顶一会,我去去就来。”说着,她缓缓地走出柜台,示意海天跟在他后面走。
他们来到镇中学的篮球架下面,两人面对面的对视着,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气氛有点窒息。
华伦靠在球架旁,会说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哀怨,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欲言又止。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望,仿佛在质问海天为什么这么久才来找她。
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海天的到来。
她的内心深处可能在思考着,是否应该放下过去的情感,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海天则一脸尴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愧疚和不安,似乎在后悔自己的行为。
他的嘴唇微微张开,想要解释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试图缓解华伦的不满。
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自责和内疚,他意识到自己对华伦的伤害,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