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实在想不起来,这就朝着缪俊问道:“缪先生,你确定这楚华跟我认识?为什么我对此人完全没有一点印象,哪怕一丁点都没有。” 这问题,问的缪俊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应该啊,小姐说,你俩打小就认识了,只是后面因为一些变故,才分隔两地的。” “而且小姐说,她之所以从事古玩这一行,最开始就是受了你父亲曹魏的熏陶。” “打小就认识?分隔两地?”曹子建自语了一句,问道:“你确定她跟我认识的时候,就叫楚华这个名字?” “这我就不清楚了。”缪俊摇头:“反正我认识小姐的时候,她就叫这名。” 为了能彻底搞清楚这件事,曹子建继续问道:“缪先生,那她有没有跟你讲过和我小时候的事?” “只说过一次。”缪俊答道。 曹子建闻言,心头一动,连道:“能否跟我说说?” 缪俊犹豫了一下,想着话都说到这了,干脆道:“得,那我就将小姐跟我说的事跟曹少你说一下吧。” 曹子建当即竖起耳朵,准备倾听。 忽然—— 就听到缪俊惊咦一声:“咦,人呢?” “什么人?”曹子建不解。 “小峰。”缪俊答道。 曹子建举目望去。 原来,两人光顾着站着聊天,全然忽略了正在朝京城方向走去的楚峰。 当即,两人便是追了上去。 待看到楚峰出现在了自己的视线中后,缪俊这就一边从后面跟着,一边跟曹子建说起了那段往事。 “小姐说,那是她第一次捡漏,所以对于那件事的记忆特别的深刻。” “当时,小姐刚满八岁。” “也就是说,我那时候是五岁。”曹子建暗道,继续听了起来。 “你家不是经营着一家古玩店嘛,所以你父亲有时候会去外地收古玩,这一去,短则一两天,长则四五天的样子。” “有一次,你父亲出门四天还没回来。” “而你对于家里佣人做的饭菜有些厌倦,于是乎,就让小姐带你出去换个口味。” “最后,你们在路边看到了一家牛肉面摊。” “根据小姐的描述,那摊位并不大,三四张桌子,长条板凳,都很新,一看就是刚开没多久的。” “之后,你们要了一碗牛肉面。” “面条刚一端上来,小姐就发现那装面的碗不对劲,好似在哪看过。” “仔细一回忆,小姐说,那碗跟你父亲收藏的一件瓷碗差不多。” “想着会不会是一件古董?” “于是乎,不等你动筷,便是从身上掏出五十个铜钱,跟那面摊老板说道:“老板,我家里有点事,这面条带回家吃,回头将碗还你,赎钱。” “当时的五十铜钱,别说买一个碗了,买十个都够了。” “所以,面摊老板自然不会说什么。” “等到你们端着面条回家后,发现你爹也从外地回来了。” “小姐将那碗里的面装到了另一个碗中,而后将那碗洗干净拿给你爹看。” “他老人家还被惊讶了一下。” “首先就是问这碗哪来的。” “等到小姐将事情说了一遍后,你爹就开始一个劲的直夸小姐的眼力绝。” “经过你爹的描述,那并不是普通的碗,而是五代的刑窑白釉碗。” 随着缪俊的述说,曹子建发现,被埋藏在脑海深处的一段模糊记忆,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幕幕画面,开始如同幻灯片一般,在自己脑海中闪过。 随着这些记忆的清晰,曹子建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楚华这个人的记忆了。 因为当时对方并不叫这个名字。 而是姓曹名华。 只是,那会的‘自己’才五岁而
第333章 已是十八年前的事(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