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挥挥手,改变自己所处的风水格局,了不得再在每日吐纳时,给自己设计一个合适的阵法。
这样,他就能自己给自己调理气血,牵引经脉。
让自己一步步,朝着武道奇才的苗子进发。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而且他又正处少年发育期,本就是可供调整与塑造的黄金阶段。
那些大家族,往往会有经验丰富的长辈来对年轻族人进行调教指导,李追远自调自导,论效率和效果,不知比前者高出多少倍。
他是异类。
因为有他这种能力的,普遍年岁久远,莫说人到暮年了,很多甚至都已经变成不人不鬼的状态,就算有满脑子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回到少年时期付诸实践。
领悟到这一层后,李追远甚至都有些理解天道了。
少年伸手,轻轻拍了拍额头。
我理解它做什么?
与天道共情,还不如趁早给自己选一处未开发的吉穴。
这时,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推着一个木轮车向这里走来,是吴有根,老吴家仅存的二儿子。
他应该是来找太爷的,现在太爷不在家,彬彬也不在,那就只能由李追远下楼去招呼。
吴有根是来送钱的。
他和他大哥当初手里本就没什么钱,办葬礼时很多款项,都是拖欠着的。
现在分家了,财产分割清楚,那就该来还账了。
许是看惯了周围亲人的尔虞我诈和吝啬算计,所以对愿意在特殊时刻伸出援手的李三江,他和他大嫂,是无比感激的。
李三江的几天坐斋费,葬礼板凳、碗碟、纸人等这些,都是在李三江这里赊欠的,要是没李三江抬这一手,那葬礼怕是都办不起来。
吴有根拿着一张纸,一笔笔算着费用,钱也是一笔笔递到李追远手中。
等这些钱结清后,吴有根从木轮车上拿出带来的礼物,烟和酒,都是店里买的,在农村,属于中档以上了,不是村民们的日常嚼谷。
李追远:“这些就不用了,拿去退了吧。”
少年知道,他们刚分家,还拿出分家钱从老三老四媳妇那边买下了那两间瓦房,其实手里的余钱,真的不多。
大部分,都落在了房子上了,而农村宅基地也不方便买卖,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动产”。
吴有根用力摇头:“钱是有的,以后我挣钱就我和嫂子花,有钱的。”
以前,吴有根上有父母还有大哥,每天叫自己干啥就干啥,要么跟着大哥去打零工,要么就去种田,有口吃的有身衣服穿,就不在乎其它了。
其实他种地是一把好手,而且瓦匠活儿也做得不错,要不是挣的和种的都得交公拿去贴补那俩弟弟家,他日子在村里至少能过得滋润红火。
以前是没接触过,现在真发现自己挣的能落到自己手里,才发现日子可以过得这么宽裕。
“我太爷是不在家,但这些东西,我太爷就算在家,也肯定不会愿意让我收的,他帮你们,可不是为了这些。”
吴有根面露难色,说道:“可是嫂子吩咐我,这些一定要送到。”
李追远建议道:“分批送吧,逢年过节时,当亲戚走动走动,每次送一点,太爷就不好意思不收了。”
“好。”
吴有根觉得这法子很不错,直接应了下来,然后,他把一张四方桌从木轮车上卸了下来。
“这是送给李大爷的,说好了的,他喜欢。”
李追远记得这张桌子。
太爷给吴家坐斋时,就是坐在这桌子后念的经。
应该是太爷觉得这桌子高度正适合自己,手肘往桌面一撑,手掌托着侧脸,恰好方便打盹儿。
吃斋饭时,太爷就笑着提起过这事,被吴有根和他大嫂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