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魔由心生(2 / 3)

渡缘千秋 开达无畏 1581 字 5个月前

就是“调药”。

由于神返身中气自回,这时散失在外的气,即得重返于气穴,而当静极之时,正有动机,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这时是“产药”。

气机既已发动,即为先天之精,运用摄抵闭吸四字诀,以火逼金行,这就是“采药”。

继续用武火烹炼,就是“封炉”。而后使意气相依,以意下引至尾闾,由尾闾,夹脊而上泥丸。此时进阳火,再使由泥丸而前至绛宫复归于气穴,行退阴符。这就是借后天呼吸之文火,以烹炼药物,称之“炼药”。

炼己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功夫,也是整个大小周天过程中不可须庾或离的修炼。

要排除外界的联系与爱好,集中注意,排除杂念,心无旁贷,要一心一意下苦功夫修行。

若心猿意马,心神不定,很难入定打坐吐纳。这会导致吐纳效果,影响修为快慢。

虽是简单,但初期都是很难做到。

排除杂念,集中注意,要自己明白其重要性,关键是要排除杂念。我们初入门修行个个都做不到心静无物,即使修行多年,心性不静者大有人在。

继续阅读

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不要紧,修行时有些小思绪不要紧无所谓,对未来大道不影响,其实这是心智不坚导致。

若有修行前辈肯定会讲,严厉要求你心无旁骛心若止水,还让你总得有一个东西去代替心不静志不坚的坏习惯。因为人常开小差,寂静中更容易胡思乱想。

一般可选用“凝神入气穴”,就是注意下丹田,这实际上已是第二步调药功夫,两者是可以结合起来的。

还有一种最笨的办法就是“寄心于息”,就是注意呼吸,或用数息出或息入的方法。

从一至十,从十到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如心息相依,杂念不生,则止勿数,任其自然。或用听息法,是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用耳闻,听惟听其无声,有声即粗浮而不入细。当耐心轻轻微微,越听越微,越微越细。

一般的炼己不纯,是指杂念此起彼伏,排除不了,打坐吐纳呼吸天地灵气不稳效果不好,会导致修为上没什么进步提升导致速度不快。

或者反因硬压念头,硬驱心猿,反至出现头痛,头晕等副作用,贻误修行。看似小事,其实炼己不纯,会导致以后“入魔”的关键原因所在。

这就是大偏差,前期看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其实对以后修为提升副作用之大是毁天灭地的。如同小时学写字,字写不好,到大后想把字练好很难,即使认真一笔一划可字写的还是难看了呀!

所谓“心魔”,就是产生幻景。

当然,这种魔主要在大周天过程中出现,但在小周中有时也会出现。魔的情景是多样化。实际心魔侵扰,是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甚至期望的事物。

初入门阶段就或多或少在脑中浮现杂念,没有能排除掉,到了修行晋阶关键时刻如影随形,反映出来,侵扰心智。

所谓“入魔”,就是平时疏略的所谓杂念,幻化出这种种幻景信以为真,以致神昏错乱,躁狂疯癫。

如何对待心魔?

一句话“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凡有所象,皆是虚妄,乃自己心念所化。心若不动,见如不见,自然消灭,无境无魔。

当然,说起容易做起难。

人心属离卦,为火,火炎上而好飞,所以人心好动。人心动时多,东想西想,没有清闲的时候。

只有降服人的后天之心,道心才能复活。

人的道心复活才能“为无为”,“无为”即无所作为。有为者动,无为者静。只动不行,只静也不行,动静结合才是清静无为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