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世外荷园(2 / 3)

渡缘千秋 开达无畏 1646 字 5个月前

些凉亭、草棚、石座椅、铺着石块的路径……

韩鸣信步游览,树木种种,野花无处不在,引得浪蝶纷飞蜜蜂嗡嗡。

河里小鱼在荷叶下游动,蜻蜓飞停在未开的粉色荷花尖尖上。接近屋舍不远处是散落在绿中的田地,有种稻的水田,也有蔬菜的旱田,村舍里老远能听见“哞哞”低沉地黄牛叫声。

突然,韩鸣大脑中显现一个词意“大隐隐于绿”。

藏,最经典园林的造园艺术。

经典园林,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出门遇水,并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景遮挡起来,使其若有若无。

可以说,藏不是为了不让人看见,而是不让人一览无余,从这个角度上讲,藏是为了更好地露。

此地,不是园林胜似园林。将大隐若现与绿色自然两种理念结合,产生的效果,自然与人工改造相结合但又不显露人工的痕迹,让人只能说一个字“妙”!

至于石碑上刻有“世外荷园”又不知何意?

本来,韩鸣可以走的很快,但见景色,不觉得放慢了脚步。

景色是自然的,没有修饰,可让人觉得自己全身心回到了天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没有了疲倦,没有了神经紧绷,没有了欲望,那种在一条道上拼命奔跑的感觉无意间消退了,他惬意地流连忘返。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走过散落在乡间的几户屋舍,青砖绿瓦,竟没有茅舍。路过时,大树下有老人小孩,看着韩鸣走过,并不搭讪,各自悠闲着笑语。

有些小孩瞪着大眼睛看着他,并不惧怕。

屋舍旁,有些农夫扛着农具正要出门,农妇有给禽畜喂食还有在家洗衣做饭的。韩鸣觉得自己回到了五里沟村,内心一下有了亲切感。

韩鸣笑着面对他们走过村舍,往远方走去。

身边出现大片的农田,河道沟渠如蛛网。河道上架有石桥、木桥、竹桥,但不多。主要还是木舟、乌篷船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此地为“一镇二湖九溪十三村三十六桥”。韩鸣正走在九溪中的沧溪,沧溪就是十三溪之一。

沧溪相传是辽阔的丹阳湖的一条支渠,河水流到这弯弯如羊肠的溪渠里呈现青苍色,“苍”与“沧”同音,溪为水,因此得名沧溪,又名苍水。

还有“淳溪”、“泳溪”、“涯溪”、“荡溪”、“淋溪”、“浦溪”、“沣溪”、“澄溪”。九溪将丹阳湖和丹悔湖连接交错,形成了千里水乡。

韩鸣漫步信马由缰走着,河道中栽着大片莲藕,绿色荷叶粉红荷花竟在弯弯曲曲河道里有几十里。溪岸边栽有玉兰、桂树、青松、黄杨、银杏等树木错落有致。

沧溪河里形成了绿波荡漾中青的白的粉红的“二三十里荷花香”,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韩鸣心神有些飘忽,有些神往。

他喃喃自语,记忆的屏风,虽然放入了屋堂,但总是跑出年少的你,与沧桑的我应和,仍然在上演着雪月风花。

可是,明明我们都曾那么年轻,年轻得肌肤吹弹可破,坚守执念,以为时光在指尖的流动,岁月深浓延续,而不是日久发酵的渐行渐远。

和煦阳光,蓝天白云下,荷叶不在初露尖尖叶,麻杠杠展翅寻落处,飞舞间发出了如烟一样的叹息。将这一捧心绪,洗涤尘封的往事。

旧的日子,如反转片,倒旋着时光的序列,是手中握不住的矫情,无处可解的乡愁。

韩鸣有了些乡愁,有了些神伤。

不远处,丹阳湖撑龙港出现了一座小镇,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港形成村何时变成的镇?

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