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咱们村出不出人。”
张一峰疑惑道:“什么出不出人,义务上工?”
陈明山接过话茬,说道:“什么呀,镇里是看上那些工人名额了,虽然修缮河道的主力是国家专业的施工队伍,但肯定不够,大部分都是雇佣当地村民,给开工资。”
“说白了,就是觉得咱生活好了,想占咱村便宜。”
朱耀飞尴尬道:“也不能这么说,镇里也是担心咱人手不够,毕竟咱马上就要开始种植中药材了,民宿也离不开人手。”
陈明山反驳道:“有啥忙不开的,实在不行,让老人看民宿,婆娘都去种树种药材,老爷们上工地干活,送上门的钱,哪有不赚的道理。”
“明山叔,不是我胳膊肘往外拐,而是咱真的忙不开呀,都跑去修河道,渡口的酒店不盖了?总不能为了赚钱,影响国家工程进度吧,河道早一天修好,咱将军峪也收益不是?”
说实话,将军峪啥情况,大家都知道,盯上将军峪辖区内河道工程的人也很多,但没一个敢出头的,只能找到镇里。
如果没有将军峪的同意,即便工程队找到他们,也没人敢接,是真的怕被打出来。
周边几个乡镇,只要上点年纪的,早些年可没少挨将军峪的人揍,不管是打猎,还是采摘山货、挖药材,只要敢越界,是真的打呀。
大家不是没反抗过,而是真心打不过,不仅团结还异常的彪悍,万一他们吃亏,一群人追上门找场子,即便有干部下基层调研,惹他们不高兴了,也照打不误。
虽然近些年好了许多,但自从张一峰冒头后,青壮都回来了,又开始‘护食儿’起来。
最明显的就是,不仅禁止外人来将军峪摆摊赚钱,就连越界采个野果都不行。
用村民的话说就是,我们自己都舍不得采来卖钱,每年还得人工种植,凭啥让你们来采?
张一峰觉得朱耀飞说的有道理,劝道:“大舅,河道工程的名额就让出去吧,咱的人手确实不够,不能为了赚点钱,把咱自己的事儿耽误了。”
陈明山还是有些不情愿,嘟囔道:“让出去也行,但食堂的活也留下,咱村里的妇女和老人也能干。”
张一峰有些哭笑不得,“食堂才能赚几个钱?”
李茂堂立即说道:“留下食堂,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让工人吃饱吃好,好好给咱修河道。”
陈明山附和道:“对,咱不赚钱,咱就是让他们给咱好好干活。”
能拿到工人名额,朱耀飞已经非常满足了。
连忙说道:“行,就这么定了,咱自己能干的,没必要便宜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