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然后就写相关的内容,免得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应试技巧,而且李媛建议孙彧也写上一篇,万一要是模电课没有过关,也能充两个任选课的学分。 李媛这说法当然是在开玩笑,孙彧觉得她是想如果她自己写的论文不满意,就把孙彧写的交上去,但是孙彧的这个说法被李媛坚决否认了:“谁给你的自信觉得你的论文能写的比我好的?” 孙彧于是嗫嚅不能言,毕竟周易基础课的论文成绩摆在那里,他嘴硬不起来。 老师是按照年代顺序往下讲的,这个时候已经讲到了晚清和北洋,这可是一个堪比春秋的时代,各种思潮各方人物如雨后春笋一般,自然有许多教科书上不提的乐子和段子,老师还给大家讲解了所谓的通电是什么意思,那真的就是群发电报。 最后老师感叹的说道:“这之后,各种思潮很快就变得壁垒分明,不管自称是什么,必然不是站这边,就是站那边,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讲。” 此外,老师交代大家别忘了下次课就要交论文,所以下次课所讲的内容,大家听听就可以了。 下课了,孙彧李媛还有杨敬王凝便同路一起回去,一起去饭堂喝粥。 “你们打算写什么?”孙彧问道。 杨敬打算写写太平天国,“上帝的二儿子吗?”孙彧微笑起来。 “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太平天国跟书上讲的不是一回事。”杨敬冷哼道。 “哦,土人?” “废话,但我们是站着太平天国一边的。” 孙彧于是又哦了一声,继续微笑着,毕竟是上了纪念碑浮雕的,他本来担心杨敬会借机泄私愤,既然这样,那就不用担心了。 “你们呢?”孙彧又看看王凝和李媛。 李媛说她打算写三国季汉,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她专门来听过课,当时她就打算写这个的。 王凝说她打算写写今天老师讲的通电,电报网也是一种网络,她觉得还是可以贴合一下自己的专业来写的。 于是三个人一起看向孙彧,意思是问他想写什么。 “我不写啊,我又没选这门课。”孙彧摊手道。 杨敬和王凝这时候才意识到确实如此,于是只是嘁了一声,李媛却是瞪着孙彧:“你真不写?” “没空啊。”孙彧继续摊手。 “那我帮你写。”李媛突然嫣然一笑。 孙彧愣了一下:“你打算写什么?” “写写南朝咯,反正你说的,3000字随便写个综述就够了。” 杨敬和王凝对视一眼,又一起看向李媛。 “你们要写的内容我不熟的哈,你们不要找我,主要是还有一个星期了,写不了那么多,找资料也要时间的啊。”李媛知道他俩的意思。 两人叹了口气,只好作罢,且不说时间确实是个客观因素,光是抄书,手写3000字那也真的是可以抄到手抽筋的。 “所以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写通电了,资料挺难找,找个资料丰富的年代,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段,3000字还是不难的。”孙彧劝王凝。 “嗯,有道理,那我写魏晋吧,李媛你有什么资料顺便也给我看看,反正都是连着的。” “那过两天一起去图书馆找找咯。” “我们明天上午一二节没课。”王凝说道。 “我们有啊,我们三四节没课。” “那你们各自去找,然后互相交换看看不就行了。”杨敬对这两个蠢人有些无可奈何。 “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去。”王凝怒道。 “去呗,我肯定也是要去的,不过我不去叫你了啊。” 王凝点头示意无所谓,李媛看看孙彧,却没有说话。 “好吧,明天我也去看看。”孙彧当然要去趟图书馆,能不能找得到李媛要的书是一回事,帮不帮她那又是
第467章 我意思是我记得你说的话(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