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奶孙两人用谷风车过滤多余的谷糠(3 / 4)

90后的生活 南离夫子 2457 字 5个月前

到了一种与大自然相连接的美好情感。

他小心翼翼地端起簸箕,微微倾斜,让里面的稻谷如流水般缓缓流入谷风车的漏斗之中。这个简单而又重复的动作,此刻却显得如此庄重和神圣,就像是在举行某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一般。

每一粒稻谷都是那么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它们宛如一颗颗璀璨的金子,熠熠生辉。这些小小的米粒不仅凝聚了大自然的恩赐,更饱含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与心血。从播种到收获,这其中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期盼和守望。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稻谷,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收,更是对自己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传承着悠久的农耕文化。

时光荏苒,漏斗中的稻谷如金色瀑布般缓缓流淌而下,渐渐地堆积成一座小山丘。终于,当稻谷满得快要溢出漏斗口时,它们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倾泻到下方的大箩筐里。见此情景,奶奶慢慢停下了摇动谷风车的手臂,稍作歇息。

此时,一旁早已等待多时的胡斌眼疾手快地迅速换上另一个更为宽敞的大箩筐,稳稳地放在谷风车出口下方。接着,他再次启动谷风车,让其继续旋转着工作。伴随着“呼呼”声,谷风车宛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将多余的谷糠无情地吹走,只留下一颗颗饱满、坚硬且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谷粒。这些谷粒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凝聚着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与心血。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却需要耐心和技巧。奶奶专注地操作着,她的眼神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土地的热爱。每一次的摇动、每一筐的换装,都是她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也是她对生活执着追求的体现。

别看奶奶身材娇小玲珑,身高不过才 150cm 多一点,但却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一般。那沉甸甸的一担大箩筐装满了约 120 斤重的稻谷,可奶奶却能轻松地挑起它,稳稳当当地走下楼梯,如履平地。

相比之下,身高 163cm 的胡斌就完全不行了。他试着去挑那一担稻谷,结果连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走路了。毕竟他平时很少接触到这么沉重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技巧来应对这样的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两个多小时努力,那一千多斤沉甸甸的稻谷终于被彻底地过滤干净!每一粒金黄饱满的稻谷都通过古老的谷风车筛选出来,仿佛它们也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胡斌手持着一把破旧的扫帚和一个满是锈迹的垃圾铲,小心翼翼地将多余过滤出的轻谷糠清扫成一堆。这些轻飘飘的谷糠仿佛金色的雪花般飘落,堆积如山。

接着,他找来一只破旧但结实的箩筐,将那堆谷糠一铲一铲地装进箩筐里。装满后,胡斌扛起沉重的箩筐,步履蹒跚地向厨房走去。虽然这谷糠并不起眼,但它却是一种极好的助燃之物,可以让炉火更旺,饭菜更香。

完成了这项任务之后,胡斌喘着粗气回到院子里。他稍作休息,便再次爬上楼梯,与奶奶一同抬起那架巨大而古老的谷风车。他们齐心协力,一步一步艰难地将谷风车搬到原来的屋檐位置下方。

最后,胡斌从地上捡起几块红砖,用力压在覆盖谷风车的防水帆布上,以确保其稳固不动。这样既能防止风吹雨淋,又能避免阳光直射对谷风车造成损害。

做完这一切,胡斌和奶奶站在一旁,看着那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谷风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知道,这架谷风车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记忆,将会一直陪伴着他们度过每一个收获的季节。

就在这个时候,奶奶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仍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的奶奶正在热火朝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