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优美,只可惜被战争扰乱了清净。
终于穿过山林,不必再受虫蛇侵扰,御拳馆众人正庆幸时,却见前方敌军骑马来袭。
这伙人身着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髡发留胡,手持宽背弯刀,脚跨战马,踏土而来。
“契丹人!”御拳馆多年为朝廷效力,与契丹人多有交锋,因此一眼便认出。
“御敌!”走了三天,终于看到“活人”,御拳馆众人各个兴奋,枪馆在“枪王”号令下,快冲而上。
御拳馆创门人离馆之后,久出无归,馆内群龙无首,弟子之间明争暗斗,各自诋毁,水火不容。虽多次设擂,却难分胜负,慢慢的,竟衍生出三大派系,各自授徒,互不干涉。
枪馆馆主——刘崇,善用长枪,精通枪法,绰号“枪王”。
面对来敌,他三个踏步,借着长枪飞身而起,将迎面一人踹下马去,趁机夺下战马。
身旁契丹人举刀来砍,刘崇不急不躁,左右开弓,招架得游刃有余,其枪法攻中带防、防中带攻,招招制敌,使对手无从还手,很快就四散逃开。
白金军骑着战马冲入人群,本想将众人冲散,谁料在这长枪下,竟占不得半点便宜,平白折损不少人马。
枪馆弟子人人得意,都感心中骄傲,认为这头功拿定了。
白金军在一首领号令下,四散逃去,枪馆弟子见状,冲着远去身影不断挑衅,“邪教小儿,不过如此!”。
谁知,一支利箭,“嗖”的一声,仿佛一声哨响,从树林中快速飞来,直插那人胸口,痛的他身子一躬,还未反应,又有数十箭从四面八方射来,将他活活射成一个“仙人掌”。
此箭唤作“鸣镝”,又叫“响箭”,镞后有哨,飞之可鸣,鸣镝所至,尽射之。
丛林落叶,隐匿马蹄,树林之密,难觅踪迹。白金军隐于其中,让人难以察觉,箭矢猛然射出,让人无法提防。
长枪在手,却失了作用,偶然可以看到敌军出现,还未追去,就又驾马而走,如此骑射,着实难以招架。
枪馆众人不想与其周旋,本欲撤走,奈何四面八方都有敌军,暗箭封住退路,众人此刻就如同一个个活靶子,上也不是,撤也不是。
刀馆和拳馆两队人马,站在远处看在眼里,却并不想帮其解围,反而借着白金军被枪馆“拖住”的机会,快速向西门进军,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这西山门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当中,周边植有数十株桃梨杏,并缀有上千株牡丹。这若是春季,定然花开漫谷,香气四溢。
山门如同一座宫殿,绵延而上,大门为两层建筑,两侧各有一座镝楼防御。大门后面,清晰可见一条石阶,沿石阶而上,顶部坐落着一处房式建筑。
“想不到,这契丹人还挺有情调,有点文雅。”一光头武僧,看着满山果树感叹。
“哼,一群蛮野之辈,还不是受我大唐文化感染!”另一人手持耀黑宽背大刀,抗在肩头,轻哼一声说道。
“你不也是。”光头武僧不屑说道,看都不看他一眼。
“你个秃驴,故意找茬是不!”见他不屑的模样,大汉心中更来气了,“信不信我抽你!”说着就要动手。
“犯浑也不看个时候!果然无脑。”光头武僧一脸轻蔑。
这光头武僧,名为蛋僧,因其耳上常别红花,绰号“花僧”,为御拳馆,拳馆馆主。精通拳法,曾为武僧,后因打抱不平,失手打死当地恶霸,被官府通缉,也因此被逐出师门,避于御拳馆内,与掌门“玉真子”一同研习拳法。
而这御拳馆始于东汉末年,也只有历代掌门可称为“玉真子”,如今掌门失踪,蛋僧也是最有希望成为掌门之人。不过,正因如此,刀馆馆主一直以为是他为谋掌门之位,而暗中陷害玉真子。
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