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营中铁匠(3 / 3)

次日清晨,在阵阵擂鼓声下,众人纷纷起床整理,号声响起后,便都整齐的站好队列,冯铁匠向巡营士兵报告一夜情况、应点人数后,等待第二声号响,方才出营打饭,开始新一天的劳作生活。

这几天,铁匠营附近戒备加强,增加了看守数量和巡逻频率,显得格外紧张,兴许是翊棠的缘故,让大家不得不小心“提防”。但一连几天观察,发觉他并无异样,便又逐渐恢复往常秩序。

经过昨夜“风波”,翊棠“规矩”许多,站在角落处低头不语,生怕因为自己的“莽撞”而牵连他人,毕竟,在军营内,做错事是要受到连坐的,一人犯错,同伍都要受到责罚。

中午时分,伙房营挑来伙食,众人依次打饭,其中挑饭之人看着十分眼熟,翊棠仔细辨认,正是昔日与自己同车的老者!本想上去打招呼,但见他身旁士兵严肃,老者也显得十分拘谨,众人打完饭,就挑着扁担去下一个地方了,因此未来得及说上半句话。

翊棠拿着干粮独坐一旁,这是,冯铁匠端着手里热汤坐到身旁,对于如此“亲密”举动,翊棠有些“受宠若惊”的看着他,铁匠咬了口馒头说道:“怎么?不欢迎我?”

“没有没有,怎么会呢,只是……”翊棠脸上露出笑容,眼中却有着担忧。

“只是什么?怕我受到牵连?”冯铁匠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见他“卑微”的埋下头点了点,铁匠笑道:“你又不是什么吃人的老虎,既然到了这里,大家就都是兄弟,不要再说见外的话。”

听到这话,翊棠开心的笑了起来,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攀谈起来。相互问了过往,原来,冯铁匠曾是一名士兵,战场负伤后解甲归田回到家中照顾一家老小,只是近年战事吃紧,铁匠家中已无男丁,不得已,就又应招而来。凭借自己一技之长,掌管着军中铁匠营的日常。

翊棠想起打饭的“老友”,说出心中顾虑。冯铁匠听后,感叹他是如此重情重义之人,也道出其中缘故。原来,这武林御史也是位仁爱之人,同其他杀戮气的将军不同,她不但将武林之事治理的井然有序,就连军中大小事物也是分配的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百姓和士兵爱戴。

朝廷下达征兵任务繁重,况且如今境内流亡者甚多,若是不加以管束,难免会有人因为饥饿去做些非法之事。因此,御史才下令各地“搜罗”难民,运至营内集中管理。

年长、残躯者,上不了战场,便将他们分配到了伙房营,主要负责营内生活补给,不仅仅是生火做饭,还要负责外出打水、挖野菜、狩猎、收集野果等;部分还有能力或有经验者,也会分配到附近村落,帮忙开垦荒地。

如此仁义之举,不妄害性命,惹得翊棠对这位御史更加敬佩。

年少体壮者,则会优先到铁匠营选拔,其他人则会被分配到新兵营加以操练,因为他们都是“有罪”之人,在适当的年龄没有为国效力,因此一旦交战,便会被第一批赶往前线作战。让他们先上,也是担心他们在后方临阵叛乱,惑乱军心。

而铁匠营通常都在朝廷规定区域内统一管理,但这位武林御史却开创先例,在营中创办,并在民间和战场上不断回收材料,重新锻造。

各地叛乱邪教和匪寇不断被清缴,因此招收来许多“贪生怕死”的“逃兵”、“囚徒”,部队士兵数量猛增,而朝廷兵器补给跟不上,这才在营中建造铁匠营,锻造兵器,同时各地收缴来的马匹,也都用于军队。

营内操练出的精锐之师,大多送往前线支援战场,只有少部分留下,用来配合围剿武林邪教。

如此有胆有谋的将帅之才,翊棠对她越来越感兴趣,暗下决心,要帮助她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