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柴火拿出携带的炖锅,他准备炖点野味汤,美美的饱餐一顿。
此时虽至傍晚,色却已大暗。原因在于北方黑之时早于南方,无他,理位置差异太大、万古长存的自然道理而已。
少年呆坐火堆旁边,时不时木然的翻动下煮着的野味汤,这一系列动作甚是乏味无趣,他昏昏欲睡,不久就打起了盹。
就在此时,不远之处传来马蹄声,虽甚是微弱,但在这人迹罕至的老林,其响动也足够惊醒一个打盹的人了。
少年猛然惊醒,下意识的紧握身边的佩刀,站起身来警惕的审视周围。
“好香啊,咦?”一个身影从一处漆黑的林间突然钻了出来,随即就传来了其温和却略带惊讶的话语。
武德元年秋某日晌午,北戎靖旷原。
在北戎靖旷原与萨玛尔罕交界的方,一外穿狼皮袄子,内着紧身皮甲的少年骑着一匹俊美的草原大马在似路非路的方缓行着。
少年一眼望去也是二十岁上下,华族人长相,但其容貌雄美略带疲态,身形修长但不乏灵动。外穿的狼皮袄子一看就是名贵之物,衬得人英气勃发。内穿的皮甲明显是中原名门子弟常用的武具。少年的骏马上除了旅行常备的精致物件外,还有一杆长枪在伸手可取的位置。虽然枪尖套着防护的布套,但从布套的精美程度亦可猜想此枪应是出自名家之手。
由此观之,此皮甲少年应是中原名家子弟。也不知这样尊贵的人独自来到这种人迹罕至的方所为者何,实在很是让人费解。
“离开圣都后,我一路北行,沿途历经秦陇之,眼见我军士卒懈怠,守备松弛。若北戎南下,恐有苦战。唯近日路过的靖旷关之守备可堪大用,不愧是北御第一关啊。关上之人言说离关往东百余里处有响马匪窝,我欲来日随军北伐应多多了解北土理风物,如此则应找一处长久的立足之。若论寻一立足之,该处应是不错的选择。凭我从小到大苦练的枪法,找一处小匪寨做他个山大王应该不是问题。叫什么方来着?萨尔马罕林?”皮甲少年摸了摸长枪,心中如是盘算着。
皮甲少年骑着骏马向萨玛尔罕林不断靠近,待到他走到林边缘的时候,色已完全黑透了。
“唉,还是适应不了这北方的时辰,不知不觉都黑透了,也怪我只顾赶路没有准备露宿之。如何是好呐!”皮甲少年自顾自的低头呢喃着,然后他准备拿出火折子点燃火把观察下周边环境。他自然的抬头扫视了下前方,蓦然发现不远处好像有微弱的火光!
“咦,好像是有人点的营火?莫非是林间盗匪?待我前去探查一番,若不是良善之辈,除之抢了他们的营就是。若是良善之人,来此处也定有缘由。苦旅寥落,若能结伴而行也是不错。”皮甲少年打定主意就翻身下马,持缰牵马缓步而行。
待到皮甲少年抵近营火处的时候,他闻到一股浓浓的野味汤香,让他饥肠辘辘的肚子为之奋力打鼓。然后就他看见这个营只有一个看似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独自在此,那人似乎正在打盹。
他栓了马在一棵树干上,拿下兵器就提枪前行。他缓缓向前靠近着,行进中那人已然清醒并提刀戒备,看上去极为警惕。
皮甲少年略作思忖后选择了坦然从容的进入了光线之内,并打算用比较友好的语气跟人打个招呼,他本来想用戎族话问好的,但进去之后突然发现那个人居然是华族之人,于是这个招呼就成了:“好香啊,咦?”
“呃?”白衣少年本来精神极度紧张的警惕四周,奈何他身处火光之中,看不清光线之外暗林中的情形。一人似乎从林中钻出一般让他极为惊诧,惊诧之余听见来人的话,看到来人的着装也是华族人士,不免也有点说不出的喜悦。这就所谓他乡遇故之理吧。于是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就成了这么一个表达惊讶的语气词。
“你好,华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