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求一心清明(2 / 4)

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但是其实洛素衣可算不得是农村人了,她爷爷那是正经的华国红门。

洛素衣道“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好吧。”

“我也有很多同学,现在都结婚生子了,然后和老公出去打工,家里就只剩下老人带孩子。当初他们小的时候,也是爷爷奶奶带着的,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家里种田能吃饱饭,但是想上学,靠卖东西那些钱,还是不太够。”洛素衣指着一些好奇地望着她的小孩子说道。

这些小孩子都不过五六岁,洛素衣出去已经读书快五年多到六年了,那时候他们都才出生甚至没出生,所以自然不认识她。

不过村里面来了两个陌生人,她们还是又好奇,又害怕地在后面跟着。

陆成很幸运自己的父母一直都陪着自己,但是又觉得父母在家里靠着田地来供自己读书,是真的太累,比在外面打工卖力气,苦多了。

一亩田,一年下来,卖谷子还只有一千多块钱一点,一家人就算累死能种几亩去?

在外面打工,怎么也不止这么点工价。但在外面又自然而然地少了对孩子的陪伴,一边是生活的现实,一边是亲情,总是有舍有得。

所以陆成就感慨道“是啊,老人家都是非常辛苦的。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还没有的人一个月挣得多。”

这是一个事实。

有人年薪百万,有人一辈子都挣不到一百万,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也不因任何人而改变。

很快,洛素衣就跟着陆成到了她家,房子很老旧了,很久没人住,里面灰尘堆积得有些厚。

不过柜子里的被褥那些都是干净的,都是洛素衣过年后回家前洗好晒干了放进去的。

稍微打扫一下房子,烧了点水,给家里添了点烟火气,洛素衣就直接去了后山的坟墓前。

这是她奶奶的坟墓,不算很精致,就只一块石碑,上刻着简单的字,没有家谱这些。

但是,陆成和洛素衣两个人到的时候,发现这里竟然还有被祭拜过的痕迹。而且祭拜的时间并不短,想来是清明节左右。

洛素衣没去管,把石碑前面扫了干净,然后把买的香纸这些点燃,一边烧着,一边在低声的聊天。

陆成没去偷听,反正是听着洛素衣聊着聊着就哭了,不过哭的声音很低。

而且陆成还感觉得到,洛素衣这个时候是最放松和最真实的,仿佛一下子把所有的伪装全都给卸掉了,把最柔软最真的一面暴露了出来。

陆成虽然没有刻意听,但他也不敢走远了,也听了个大概。

洛素衣的大概意思就是,她过得很好,她有听话类类的。

她给她奶奶道了歉,她说她心里已经原谅了那个老人,但她又赶紧说,但我没见过他,也没喊他爷爷什么的,反正,我只是不恨他了。

她还给她奶奶讲,那个老人以前也有苦衷,只是他们两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因为种种,才有了这一辈子的遗憾,但是,那个老人家其实也过得不好,他也没有享乐类类的。

然后她还给她奶奶讲,她快毕业了,她很快就要找工作了。

不过她现在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回家里工作,因为她今天回来,她发现自己在这附近,举目无亲的,好像没有什么熟悉的人。

她回来,除了熟悉的山水,一个熟人都没有。

但她也想离家里更近一点,所以她还没想好,她还说如果奶奶有了什么话,就可以和她在梦里面说……

乌七八糟的一大堆,全都不是平时的洛素衣该有的样子。

差不多过了半个多小时,

洛素衣才全部说完,然后对着石碑,深深地看了没有相片的石碑一眼,就转身,对陆成喊“师弟,走了,我们该回学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