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井中月救赎!云中鹤秒杀全场!(4 / 5)

写一篇短策。  第二道题论朋党,写一短策。  第三道题是最关键的一道题了,前面两篇短策基本上都是让考官对考生的水平进行参考,而这第三道题目的长策论,将直接决定这一场乡试的结果,能不能中举就完全看这篇长策论了。  第三道题如下。  问礼所以辨上下,法所以定民志。  《传》曰:“礼虽未之有,可以义起也。”而后之学者,多以谓非圣人莫能制作。呜呼道之不行也久矣,斯文之不作也亦已久矣。抑将恣其废而莫之救欤,将因今之才而起之也?  根据此题,写一片长策论。  ……………………………………  云中鹤一看这三道题,尤其看到这最后一道题,心中顿时大定!  赢定了!  昨天的帖文和经义,他注定打破沧浪行省的乡试记录。  今日的考试,他已经做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准备了,剩下的百分之五,虽然称不上是听天由命,但是也相差得不是很远了。  这次乡试,他准备得极其充分。首先第一天的考试,只要能够背完二十三本书,那就一定能够全部答对。第三天的诗赋,中国古往今来有多少诗赋,几万首都不止了。不管是出再难再偏僻的题,肯定能够抄到名诗名赋的。  唯一不确定因素,便是这第二天的策问了,因为这类题目针对性非常强。  幸好这个世界的策问题还比较宽泛,大致还是从四书五经里面取题的,偶尔有脱轨的,也都紧跟朝局热点。  云中鹤为了第二天的考试,准备了超过几万篇策问。  你没有看错,是几万篇,甚至还更多一些。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超级大神,到从未听说过的同同,余阙等元朝色目人的策问都背下来了。  所有文学大家的策论,从唐朝到清朝这一千多年时间,所有会试,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全部被记录下来了。  大几万篇策论,我就不信撞不上?  当然了,这也要感激这个时代的策问题还不够细致,勉强还算宽泛,如果像是宋朝的策问题那样,皇帝亲自出题,光题目就长篇大论,而且完全是针对当时朝局热点进行询问,那就有些麻烦了。  那今天的考试,云中鹤能抄吗?  能抄,太能抄了!  第一题复古,抄谁的?  苏轼大神,牛逼不牛逼。  第二道题,论朋党,抄谁的?  欧阳修大神的朋党论,不能完全照抄,需要作出一定的修改和摘取,因为毕竟是短策论。  但是欧阳修大神的这篇朋党论何其牛逼?流传千古,振聋发聩。  虽然这篇策论字数不多,但是历史地位却非常高,几乎把朋党写绝了。  那第三道题,也是最关键的长策论题,抄谁的呢?  这个人相信广大读者非常非常陌生,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大家又超级熟悉。  此人名字叫黄裳!听说过没?  在金庸中此人虽然不会武功,但却是天下第一高手,因为他写出了最牛逼的武功秘籍《九阴真经》。  当然,这仅仅只是金庸大师的虚构。  但是黄裳还有一个更牛逼的身份,北宋祟元丰五年1082 壬戌科的殿试状元。  所谓撰写《九阴真经》当然是假的,但是人家中状元可是真的,这可是北宋的状元啊?  欧阳修这样的超级大神,中过状元。苏轼这个超级大神,差一点中状元。司马光和王安石这样逆天大神,都没有中状元呀。  但这位黄裳就中状元了,虽然后世他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不朽诗词,但至少当年殿试,他的这片策论是超级牛逼的。  北宋时期天下才子不计其数,水平是超过此时南周帝国的,而且超过不少。  那么北宋时期殿试状元的策论,能不能夺取南周帝国沧浪行省乡试的解元呢?  如果单就这篇策论,不太好讲。但如果配合上前面两篇短策,苏轼大神的《复古》和欧阳修大神的《朋党论》,云中鹤不信这个考场上还能有人比他更牛逼?  那个科举大魔头,天煞孤星苏芒是厉害。  但是我不相信你一个人,能够打得过苏轼、欧阳修和黄裳三位大神。  这第二天的考试,我云中鹤赢定了,而且是秒杀碾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