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翻车型宁王(1 / 5)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795 字 4个月前

这批新移民皆是大义之民,听闻宋廷远遁万万里还不忘复兴故国,要与蒙古人决战,皆是怀着舍身报效之意决然登船,艰辛而来。

来之前,他们是有准备的,猜测大宋在扶桑过的必然辛苦。

你想嘛,远走万万里,漂泊无定,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还要应付元朝的追击,更要苦心救国搞建设,那日子能好才怪呢!不缺衣少食忍冻挨饿的,就算老天爷开眼了。

他们已经准备好与大宋一道吃苦受难,更做好一去不回,以身报国的准备。

简直就是大义凛然,慷慨赴会。

结果一下船,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两位相公亲自来接船,识字或者之前在官府当过差的直接领走,当官的当官,进银行的进银行。

就算不识字的,下船第一件事儿也是分房产,分金银,言明要先把家安顿下来再行报国。

这好日子,哪找去?

而且,这个新崖山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逃难的级别好吧?

海港蔚为壮观,可容千艘海船出入,中原沿海也不见这么大的港口。

与海港相连的新崖山城,那就更离谱了,铺陈海岸坡地,一眼看不到头儿。

据说,现在已经向内陆延伸出二十余里了。

到处都是人,有宋人,也有穿着迥异的土人,一派欣欣向荣之姿。

咋感觉日子过的比中原还滋润呢?

不光是移民,易老将军也挺懵的。

在安南,已经听文天祥大概说了扶桑的情况,现在是元朝逼近,蒙古各大汗国即将齐聚扶桑。

而大宋缺兵少将,正是危亡之际,可把易老将军急坏了,也把巴蜀的将校们急坏了。

几乎是间不容发,举六万川军出蜀,支援扶桑。连易世英七八十岁了,还要忍受海上之苦,搏命来援。

不开玩笑,这么大岁数,别说宋朝,就是后世折腾这么远的路途也难吃得消啊!

易老将军完全是一口报国之气在那顶着,也幸得半生戎马造就了一副好身板,这才九死一生的杀过来了。

可是,这还没下船呢,就感觉不一样了。

看着赵维,“殿下,这....似乎也没太大危机吧?”

赵维尴尬一笑,瞅了眼苏刘义和陈宜中那边,也替两位相公丢人。

堂堂救难之臣沦落到码头抢人的地步,也是没谁了。

“老将军不用理会,两位相公也是没办法,新降了五六十座城池,朝廷正是文武匮乏之际,只能如此了。”

“噗!!”

易世英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升天,“多少?”

什么时候收服城池都几十几十的算了?“五...六十?”

赵维这边也不多言,“这些以后细说,官家还在栈桥相迎,小子扶老将军下船!”

赵维是亲自登船迎接的,赵昺、张世杰等人却是还在码头上等着呢。

易世英听罢,自是受宠若惊,“哪里使得?劳烦官家与太尉亲至?”

赵维却道:“就凭老将军在凌霄城一守就是几十年,便当得起这待遇!”

赵维是发自肺腑的,易老将军官职虽不高,可是就凭他死守孤城的气节,凭他满头白发还要万里驰援的忠勇,就该有这样的待遇。

搀扶老将军下船,就见远处,身着龙袍的赵昺率众而立。

老将军自是激动万分,挣脱赵维,抢步上前。

扑到赵昺身前,就是一计大礼,“臣,易世英,见过圣人!!”

只见赵昺不见了平时的乖张嬉闹,见老将下拜,急抢一步,赶在易世英拜下去之前,生生把大礼给拦了下来。

“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