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旦的一番话语让子干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半晌才道“贤侄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些都是祖宗成法,又怎能轻易改变?”
姬旦一旦说开了,便又恢复了那般意气飞扬的神情,昂然道“祖宗之法,当于祖宗之时,如今可是几百年过去了,又岂能一成不变?宰相大人这些年来,也不是改变了许多祖宗成法吗?这等事情,又何须小侄提醒?”
子干心中顿有所悟,点头道“不错,如今看来,本相也是年纪大了,做事有些畏首畏尾,倒是不如贤侄这般敢作敢为。那如今在贤侄看来,西岐与朝廷想抗,又是如何局面?”
姬旦叹了口气道“二哥不知为何,忽然会起兵造反,我也是一直无法理解此事。不瞒大人说,在我看来,二哥此举乃是陷我姬家数百年清誉于不顾,无论如何看来,都是必败无疑,更是断了我姬家先祖数百年来的家业,又有何好说的?”ii
子干闻言,双眼微微眯起,笑道“那按贤侄说来,西岐便无一点机会吗?”
姬旦道“正是,如今朝政清明,大王并无错漏,二哥擅自封王,以下乱上,更是置先王的承诺于不顾,已是民心尽失,又哪来取胜的道理?”
黄雪闻言,也是忍不住轻轻点了点头,这姬旦看事极准,所说的也正是姬发的软肋,只可惜他终究是一介凡人,万万不会想到仙道之人对天下的干涉,却也怪不得他。
看到子干再次看向她,两人均是微微一点头,子干举杯道“贤侄果然大才,屈居在这牢狱之中,实在是徒耗光阴。不知你可有意,在朝中为官,为天下百姓办一些实事?”
姬旦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惊道“宰相大人此言何意?”ii
子干道“贤侄有所不知,如今朝中大夫姜子牙致仕,却留下许多利民之事无人去办理,我欲向大王举荐贤侄,不知你意下如何?”
姜子牙之前在朝歌城里做的是什么工作,姬旦自然是一清二楚,这般改造城池之事,当真是名利双收。他听得子干愿意将此事交给自己,心中更是惊讶,问道“我如今乃是犯官家属,大王又怎会将这等大事交予我?”
子干笑着摇头道“贤侄此言差矣,大王一向唯才是用,又怎会拒绝你这等大才?造反的是姬发又不是你,你也是受害之人,又何须担心?”
姬旦顿时沉默了下来,半晌才举杯回敬道“既然大人有此心,小侄又怎敢拒绝?若是大王真肯不计前嫌,小侄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力。”ii
子干大笑举杯,二人一饮而尽,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日前来探查姬旦,自然是一早便和商王商议好了的。如今决定录用姬旦,其实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才华,另一方面却还是为了牵制姬发。
这个道理,其实和当年扶持姜文烨来牵制姜文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如今姬发在西岐大权在握,又有阐教相助,若是直接封姬旦为王,意图太过明显,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但如今让姬旦在朝中为官,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既可以显示出商王的大度,又给了姬旦一个表现的机会。一旦姬旦在改造朝歌之事上做出些成绩,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声望,而这些声望,无疑是削弱姬发的最好武器。
等到了有一天,姬旦的声望完全压过姬发的时候,西岐诸臣会暮然发现,其实跟随姬旦会是个更好的选择,到了那时,姬发才是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除非阐教出手亲自帮他打通关,否则再无一点的机会。ii
离开了天牢,子干对着一旁的黄雪笑道“娘娘所料丝毫不差,这姬旦果然是个可造之材,日后只要稍加调教,可成大王的左膀右臂。”
黄雪掩嘴轻笑道“宰相大人过誉了,姬四哥原本才华便是不凡,只是有些年少轻狂,可如今被你关了这几个月,磨去了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