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敏开口了,“‘顾忌’还是有的——”
顿一顿,“土匪之所以大费周章,搬了近万斤的炸药过来,还是惮于同我军短兵相接,想先烦后易,一爆而灭我全军,未曾想,爆是爆了,却只收了三分之一的功,余下的三分之二,还是得靠‘短兵相接’——”
再一顿,“局面既在计划之外,土匪就踌躇的很了,待他们下定决心,最佳战机已失,我军已结好车阵,‘短兵相接’变成了阵地战、甚至攻坚战——而阵地战、攻坚战,是土匪最不擅长的。”
“嗯,土匪最擅长的是……游击战。”
“是的,”田永敏说道,“还有——顺风仗。”
顿一顿,“本来,这一仗,是有打成典型的顺风仗的可能的——若土匪不大肆翻掘地面,泄露事机,待我军全员进入山坳,伏兵四起,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发动攻击,我军无论如何,来不及结阵——就算结阵,面对不同方向的敌人,也无法集中火力,则以十打一,依靠人数优势,淹也把咱们淹死了!”
再一顿,“当然,也不能就说土匪的战术错了——毕竟,不是所有的指挥员,都有孟学好那样的战场敏感度。”
就是说,如果下一回,若土匪换一个打法儿,即便再来一个孟学好带队,我军还是未必能够逃脱覆没的结局。
唯一的应对,只能是增加护送辎重的兵力。
若土匪的人数在一千二百至一千三百,那么,我军的兵力,至少要增加两倍,即从一百五十人增加到五百人左右,方可确保无虞。
如是,兵力分配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但即便如此,也只能保证辎重不失而已——辎重的正常输送,依旧会受到影响。
譬如这一次,虽然土匪最终被打退,但人员、物资损失,以比例而言,已相当严重,而幸存的辎重,也不可能按时送到前线了。
所以,即便不考虑兵力分配的问题,因应之策,若仅仅是增加护送的兵力,那么,将永远是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
后路不靖,这是兵家的头等大忌!
那么,犁庭扫穴?
谈何容易?
万山从中,追剿滑匪,是怎么一回事儿,在座诸人,无不清楚,战力再强悍的军队,也非旦夕可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