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好大一盘棋呀!(2 / 3)

乱清 青玉狮子 3025 字 2020-07-15

手中,军机处被彻底架空,或者说,顾命八大臣组成了一个新的‘军机处’。”

“这八大臣中,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是满人,匡源、杜翰、焦佑瀛是汉人,满汉之比,是五比三,而且,五满在前,三汉在后。”

“肃顺,已经是公认的开国以来最信用汉员的执政了!”

“目下的军机处呢?”

“轩邸之下,文博川、曹琢如、许星叔、郭筠仙——”

“满汉之比,算上轩邸,二比三;不算轩邸,一比三——开国以来,大军机的员额,汉员第一次压过了满员!”

“而且,三位汉军机——曹琢如籍隶江阴,许星叔籍隶杭州,郭筠仙籍隶湘阴——竟然都是南人!”

“我打个小岔,”曾国藩说道,“曹琢如籍隶江阴——惠甫,你以为,轩邸祭阎丽亨,曹琢如有没有——”

打住。

赵烈文沉吟了一下,说道“这就不好说了;不过,我如果是曹琢如,不会开这个口——”

“怎么说呢?”

“第一,”赵烈文说道,“这件事情太敏感了,这个口,旗人开得,汉人开不得!”

“嗯……有道理。”

“第二,正因为我是江阴人,瓜田李下的,说出来话,反没有什么分量,未必会为轩邸信服。”

“这……也是。”

“所以,我以为,祭阎丽亨,应该是轩邸自己的主意。”

“有道理!有道理!抱歉,我打岔了,惠甫,请你继续。”

“不过嘛——”

“怎么?”

“许星叔是杭州人。”

赵烈文这句话,没头没尾的,曾国藩不解,“又如何?”

“轩邸的两位侧福晋——杨侧福晋是江阴人,扈侧福晋是杭州人——嘿嘿,可是挺巧的!”

曾国藩微微一怔,“这——”

赵烈文一笑,“这上头,我颇有一点儿想法,不过,等一会儿再说——我还是‘继续’吧!”

“请!”

“按理来说,”赵烈文说道,“恭邸退归藩邸之后,很应该再补一个大军机进去的,可是,轩邸就这么一直拖着,五个人干六个人的活儿——”

“当然,你也不能说他有什么不对,军机大臣的员额,或五、或六,都是正常的。”

“倒是有这样子的一个说法军机大臣不能满六,满六则有所‘妨碍’;不过,轩邸是全中国第一个讲究西学的,怎么可能真的相信这种虚妄的说法?他不过是拿这个故老相传的说头,搪塞悠悠之口罢了!”

“我以为,真正的原因,是军机处原本三满三汉,恭邸退出之后,如果往里头补人,就一定要补满员——不然,二满四汉,就太扎眼了!”

“三个汉员,已经很特出了!不过,到底前头还算有个‘故例’——在热河的时候,补了个焦桂樵进去,军机处的汉员,由二变三了嘛!”

焦佑瀛字桂樵。

“如果汉员竟然由三而四,”赵烈文继续说道,“无论如何,旗人是接受不了的!”

“当然,文博川之外,满员之贤者,屈指可数,可是,本也不必此人如何能干,只要乖乖听话,一切仰承轩邸意旨,便于大局无碍。”

“三满三汉,八旗上下瞅着,不也好看些?”

“可是,轩邸就是不干!一定要维持这个‘汉压满’的格局!”

“爵相,你不觉得,轩邸此举,大有深意吗?”

“嗯!”曾国藩点头,“这时候一长,大约就……‘习惯成自然’了!”

“爵相洞鉴若火!”赵烈文说道,“到时候,军机处‘汉压满’的格局,便会成为新的‘故例’、甚至‘成例’了!”

顿了顿,“所以,轩邸之企图,确实是‘扬汉抑满’——断无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