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唉!史阁部!孰人坏我半壁天下?(3 / 4)

乱清 青玉狮子 4650 字 2020-07-15

马士英和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两个人的首尾——”

顿了顿,“在这件事情上,史可法应该没有什么责任吧?——他可是不赞成立福藩的啊!”

弘光帝登基之前的身份,是福王。

“没有责任?——史可法的责任,就在他不赞成立福藩!”

啊?

弘光帝可是昏君啊!

“王爷,”赵景贤疑惑了,“我不大明白了——您什么意思呢?”

“竹兄,”关卓凡说道,“请你仔细想一想,彼时——思宗殉国之后,以伦序而论,福、桂、惠、潞四藩,到底哪个才最有资格承继大宝?”

福、桂、惠、潞四王,是彼时南明政府能够找得到的、血统上同帝系最接近的四个候选人。

赵景贤眉头微皱,想了想,说道“福藩为神宗孙,桂、惠二藩为神宗子,潞藩为神宗兄弟之子,以伦序而论,自然是福、桂、惠三藩先于潞藩——”

说到这儿,心中一跳,似乎已隐约知道王爷的意思了——

“福藩和思宗同辈,”他继续说道,“桂、惠二藩,却长了思宗一辈——”

顿了顿,“因此,福、桂、惠三藩之中,又以福藩的伦序最为合适——这个,‘兄终弟及’嘛!”

关卓凡点了点头,“是啊!如果是桂、惠二藩承继大宝的话,就变成了叔叔接侄儿的位子——那不是太别扭些了吗?”

赵景贤心想,之前,老朱家也“别扭”过这么一回的——成祖不就是“接”了他侄儿的位子吗?

不过,这两件事情,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桂、惠二藩,也不可能拿成祖的例子,来替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背书,所以,不必把话头扯远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如此说来——弘光帝之得位,其实是最正的了!”

“不错!”关卓凡说道,“本来,这张金銮宝座,弘光帝大可以理直气壮的坐上去,怎么会弄到非‘四镇迎立’而不能得的地步呢?”

“这个……朝中反对福藩继位的声音很大啊!”

“谁反对啊?”

“呃……东林。”

“东林为什么反对?”

“福藩不贤。”

“不错,福藩确实不贤,”关卓凡说道,“史可法还写信给马士英,说什么福藩‘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七不可立’嘛!”

顿了顿,“那么,东林主张立谁呢?”

“潞藩。”

“潞藩贤吗?”

“呃……也不贤。”

“那就有趣了!”关卓凡说道,“贤愚之辨,福、潞二藩,半斤八两,可福藩是‘近支’,潞藩却是‘疏宗’,请问,东林为什么反对立福藩而欲立潞藩呢?”

“这……”

这确实不对劲儿啊!

“竹兄,”关卓凡说道,“请你想一想东林和老福藩的恩怨!”

“老福藩”,即弘光帝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

赵景贤轻轻的“啊”了一声,“当年,神宗和郑贵妃,欲立老福藩为太子——”

我明白了!

“着啊!”关卓凡说道,“神宗和郑贵妃想废长立幼,东林坚决反对,双方你来我往,什么‘妖书’、‘梃击’、‘移宫’的幺蛾子,都是那个时候闹出来的,最后,郑贵妃终于不逞,老福藩只能乖乖去洛阳做他的福王——”

顿了顿,“说的难听点儿,东林一系、福藩一系,那是生死的冤家!——所以,东林怎么能够乐意福藩继位呢?”

赵景贤呆了半响,缓缓点头,“王爷睿见!”

“至于为什么欲立‘疏宗’潞藩——”关卓凡说道,“就是因为潞藩是‘疏宗’才要立他!”

赵景贤转着念头,“是不是这么回事儿——不考虑彼此恩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