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一次他不狠狠从隋炀帝杨广身上放血,他就不是始毕可汗。
    结果,隋炀帝杨广还是比他快,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士卒,攻打高句丽。
    当第三次征战也失败了,他也冷静了,其他人也冷静了,谁爱打谁打,他们是不动手了。
    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王高元被打怕了,遣使请降,隋炀帝杨广因此征高句丽王高元入朝,高元却没有来。
    隋炀帝又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
    只是此时的大隋太乱了,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四大门阀、江湖各门各派都开始阴奉阳违,有的养兵自重,有的暗中寻找明君,农民起义到处都是,所有人眼里隋炀帝杨广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所以,第四次征讨高句丽的行动,无疾而终。
    始毕可汗等啊等,等了差不多有一年,发现大隋的兵马迟迟没有行动。
    因此,在大业十一年,也就是第三次征讨高句丽之后的第一年,始毕可汗亲自前往来到了洛阳朝见隋炀帝杨广。
    他就想看看隋炀帝杨广头有多铁,怎么过了这么久,还没有去征讨高句丽,难道在酝酿更大的进攻?
    结果,一路行来,除了一些大城池还掌握在隋朝的手中,他发现其他地方到处都是烽烟,隋炀帝杨广完全失去了民心,无法调动兵马。
    回到草原后,始毕可汗纠结了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趁着隋炀帝巡游北塞之机,亲自率领几十万名骑兵偷袭隋炀帝杨广的车驾,把隋炀帝杨广围在了雁门郡。
    结果,他发现洛阳和隋朝各郡的援军,犹如百川汇海一般,从四面八方赶来救驾。
    这和他想的不一样,隋炀帝杨广不是失了民心了吗?不是没人要了吗?
    怎么有这么多人来救他?
    义成公主派人告诉他北部边境告急,他犹豫了一下就解围退走。
    一想到隋炀帝杨广征讨高句丽的疯狂,始毕可汗感觉留下来非常不划算,他怕隋炀帝杨广用大隋最后一点元气和他死磕。
    大隋反正已经风雨漂泊了,再等等,等大隋彻底的崩溃。
    之前观看世界地图的时候,他就有了新的想法,现在武尊毕玄又亲自探查了一遍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代表团的实力,他感觉世界又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打什么大隋?
    即使大隋动乱了,变成了诸侯争霸,可是,要不了多少年,天下又会一统。
    到时候,他们又打不过新的帝国。
    如果向西攻打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就不同了,两个帝国看起来比大隋好攻打太多了,而且,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