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软吐。也就是运用舌头柔软地上下运动来轻触上牙齿,不同的音高,所运用舌尖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既能使吐音清晰,又要保持连贯。?
很快,就进入第二乐章,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也是有停歇,一般的观众都知道,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第二乐章为具有再现二部曲式,如歌的行板,降 g大调,68 拍。进入第二乐章,如歌的旋律娓娓道来,让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长号温柔的一面,更是在这个乐章显露无遗。对比段中降 e 小调悲伤的旋律依稀能够看出曲主题的影子,但情趣依然变化不相同。抒情地、委婉地演奏出细腻的情感,洋溢着朦胧之美的哀伤曲。
降d大调结束后出现了曲的第一个华彩乐段,由曲主题中的分解和弦上行的进行素材发展进行而成。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渐强,预示着辉煌的最终到来。与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华彩段结束后,紧接着出现了激昂的旋律,与长号在高音区的呐喊引出第三乐章的主体。
这第二乐章稍微长一点,三分钟的样子。
最后,进入最终乐章,再现的三部曲式,快板乐章, e大调,24 拍。
开头就以长号在高音区的 f 音演奏颤音开始,而长号的颤音技巧在众多的长号器中是最难完成的。他不同于键阀乐器演奏颤音可以用手指的颤动就可以完成,长号的颤音时需要用嘴唇作颤动来完成颤音的过程。
这是曲最为庞大的一个乐章,第一部分采用进行曲式结构,大量的同音反复进行与轻快的附点节奏音型,体现了长号庄严与活泼欢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也赋予了本乐章旋律多变这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性格上,也体现在速度和力度等方面。
乐曲进行到第二部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渐渐增多,使乐曲的紧张感进一步争强。在本乐章再现段出现时将乐曲推向。
在曲结束之前,出现了本曲第二个华彩段,相比第一个华彩段,本段的篇幅更大,对比性更强,是本曲最精彩的部分。
在这段华彩中,出现了大量的分解和弦进行,想要演奏好,必须充分练习降 调的分解和弦。同时,还得注意在这段中出现的低音,因为,在演奏低音时,要有足够的气息,同时配合演奏低音区的嘴形。
最后的结尾也很有特色,在慢速的铺进之后,速度突然变快,在一片欢腾中结束曲。
音乐厅现场的观众里,华夏音乐学院学习长号的学生们,基本是一个不落都来了。他们在这样的“秦放歌长号大师班”上,通过秦放歌的长号教学和示范演奏,学到的知识最是丰富。
就拿他布置的这首“课外作业”来说吧,演奏技巧可谓无处不在。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诸多要素比如演奏者气息的灵活控制、节奏的自由把握、音色的明暗润涩、力度的强弱、以及对音乐形象、音乐内涵整体的理解等等,秦放歌都为大家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也让他们在以后的练习中,对于呼吸、长音、节奏、听觉及音乐的表现等方面,完可以说是教科书般的示范演奏。
整首长号协奏曲,差不多十来分钟的样子,也是因为缺少乐团的协奏,但秦放歌自己的话,基本是按照协奏曲的时间线来演奏的。
这对学习长号的学生们来说,也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他们总不能随时练习的时候,都找个乐团来陪练吧!有个钢琴伴奏陪练,就奢侈得不得了!
演奏完这首协奏曲,观众们都还意犹未尽,舞台上的学生们内心也是挺有想法的,“昨儿的圆号和小号协奏曲,都有十五分钟呢!”
不过这样的想法,他们没办法说出来,只是用眼神和表情来传达,当然,掌声与喝彩还是少不了的。
秦放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