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空才刚开始,但在他原来的世界,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可能没有那么完美。而在经过秦放歌的改编调整后,使其更加完美。
他和龙雪瑶的这次合作,算不得这首曲子的首秀,旋律很多人都能哼得出口来啦!也是由于旋律太过优美如歌的缘故,在另外时空,还被填词成“梁祝”的歌曲呢!
这当然不是坏事,因为即便是没什么音乐细胞的观众,也都能听得很嗨。
这样的观众,在收看网络直播的时候,也都纷纷用弹幕表达他们的心情,“哇,真的超好听!”
“感觉我都能听懂!”
“这小提琴曲真的好很看呢!”
“嗯,小提琴曲特别美!”
“喂,我看你们说的人吧!”
当然,弹幕上更少不得各种大佬跳出来指点江山,这也能帮助不少乐盲们理解这首曲子。
这样典型中国风格的乐曲就是有这样的特点,像是这首音乐,就像是描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一样。
相识,相知,相爱,相送,还有最后的爱情悲剧,双双化蝶纷飞。
“哥哥的钢琴真的可以抵得上一支交响乐团了。”
“美不胜收,听得我头皮发麻。”
“好清澈干净的演奏,女神在这段上的处理真的让惊叹。”
“如泣如诉的演奏,感觉心都要融化开……”
“感觉自己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这段华彩,我的天,女神也太秀了。”
“哥哥的钢琴伴奏也秀得不行。”
“女神看哥哥的眼神真的很恋爱。”
“这部分我最喜欢,草桥结拜,同窗三载。”
“女神演奏出了天真烂漫的感觉,我怎么觉得其实是在演奏她和哥哥的爱情故事呢!”
“本来就挺像的呀!爱情不都这样吗?”
“这段跳弓,我的妈呀!真的清晰自然。”
“像是在纵马疾奔,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家女神这段十八相送拉得真是绝了!”
“老夫的少女心都溢出来了!”
“泪目,这段听得好扎心啊,感觉是在为后面的悲剧做酝酿和铺垫。”
“这钢琴的低音部,好想哭啊!”
“哭了,为何这么虐?”
“虐?这还没开始呢!听听后面才知道什么叫虐……”
“大喜之后就有大悲,心脏脆弱的同学们就不要听后面的段落了!”
“还不知道哥哥给不给机会呢!”
“怕是没了,哥哥说了只演奏呈示部分的!”
“不知道是龙雪瑶没有练好还是怎样,哥哥那边钢琴伴奏毫无疑问是没问题的。”
“小提琴协奏曲呢!演奏一段就好了,知足常乐。”
“不管怎样,我们都坚决支持哥哥的决定!”
事实证明,秦放歌也的确是说道做到的,他和龙雪瑶也就演奏完《梁祝》的呈示部就结束。完整的小提琴版本,肯定是不会现在就部拿出来的。怎么着,也得找个更正式的场合,然后也不是这样简单的钢琴伴奏,得让交响乐团才行。
而且,这首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时长半个小时,这一时半会也演奏不完的。
网络观众们热热闹闹,现场的观众们也都不甘示弱,他们最能表达自己情绪的当然就是用掌声和喝彩,也都不需要什么托来带头,这些专业的观众们都有自己的判断力,知道音乐是否已经结束,能否起立鼓掌。
这会,他们也是完把这堂大师班的最后时间,当成是正式演出的返场时间了。
这个规矩还没那么严格,但不用掌声,又怎么能体现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