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故事也在乔的回望中结束。
席晚晴并不明白,但秦放歌陪着前世老婆一起看过好些遍《罗马假日》的电影,并了解到台前幕后生的种种故事,感触自然会不一样。
这部电影其实是很常见的故事,不过是王子公主一套的故事,但是却能把一个老套的故事拍得如此经典。当年《罗马假日》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和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大奖,实在不易。
毋庸置疑,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自然是女主角,奥黛丽赫本,赫本在这之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但是因为这部电影一下子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实在是个奇迹,不过更感人的是,赫本通过这部电影和乔的饰演者格里高利·派克结成了一生的友谊。
现在大家都不相信爱情,是因为咨询达的现代,到处所接触报道的,都是背叛与被背叛的爱情,那怎么还能相信世间有纯粹的爱情呢?这时回头看看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罗马假日》这样的电影,价值就更明显。
因为不论世界怎么变,它都在坚定不移地告诉人们,爱情也是可以这么单纯美好的,而我们回看这些电影的时候,或许能现心里的纯真,现爱情的可贵。也会情不自禁地原来爱情可以这么纯粹。
乔是个穷记者,就准备靠公主的照片和采访打个翻身仗,所有希望都压在了这上面,却万万没想到,在短短的一中,竟然会和公主生爱情。于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选择了爱情,让欧文将照片还给了公主。可以假设,要是乔将照片卖给报社,挣大钱不,出名也是必然,可以买票回纽约,可以不再受上司的控制,整个人生都将随之改变,但是公主势必将因为这些照片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乔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放弃了能改变自己人生的东西,却只为一个刚触碰到就永远失去的爱情。
电影中有太多的经典场景,比如特工去舞会准备带公主离开,男主被打到河里去了,然后公主也往河里跳,湿透了冷得抖的两个人相视一笑。
还有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公主最喜欢哪个城市,她本该按照官方预设答案回答“每个城市都各有特色”之类的话,可是却话锋一转,眼里闪烁着光芒罗马,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罗马的时光。
最后一幕,原本以为公主会冲出来,就算不和他在一起,至少再多几句话吧,然而没有,什么都没有。为什么美好的东西大多短暂?也许真相就是因为短暂,所以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加美好。
安妮公主和乔最后的那个吻,最后的那个眼神,几乎让人心碎。如果这样的爱情只能在童话中生,几乎所有人都愿意选择相信这个童话。人的一生,太需要一次这样的爱情了。
就如徐志摩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漫长的一生,有这么一次爱情就可以无悔无憾了。
安妮公主没有公主之尊,听命于爱情,乔没有为利益所获,听命于爱情,尽管他们相守的时间只有短之又短的一,但是相信这样的爱情已经胜过世间上大部分没有付出真心的爱情了。他们再也不会见到,他们再也不能吻在一起,他们终将成为两个世界的人,甚至他们的爱情没有一个人知道,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都明白,在罗马的那,他们曾相遇,曾相爱,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真是一部挺文艺甚至是有些悲剧浪漫爱情电影,但席晚晴显然是没办法通过文字,脑补出来这些细节丰富,美丽动人的场景和画面的。她甚至在看完后,斟酌了一下,才跟秦放歌讲道,“这样高贵公主和穷记者的爱情故事,虽然浪漫多情,但是不是也得看导演的功底,还有演员们的出色挥才行?”
“当然,剧本只是剧本,要没有好导演,演员也不够出色的话,肯定就拍不出来我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