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也多。
吃饱喝足之后,聊着天休息了会,就继续回学校去研究新曲。
两位教授照旧负责把握整体分析指导,几个女孩子领会理解,秦放歌最忙碌,一面回答疑惑问题,还有补足之前遗留下的问题。
龙富锦教授也说作品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完善修订中趋于完美和成熟。
都是对音乐特别热爱的人,合作起来也是相当愉快的。
滕舒婷几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子能权代表锦瑟华年乐团的意见,吴亦芬还说他们是强强联合。
到十点半左右才告一段落,龙富锦还怪是秦放歌的作品写得太诱人。
滕舒婷点头表示赞同,“动机是我们给的,但感觉我们的动机只给了他负担和累赘,要他自己写的话,肯定可以更流畅,也不会有现在拼凑的嫌疑。”
秦放歌不赞同,“你们不给动机我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吴亦芬笑,“都别谦虚了,你们都有功劳。要不是你们,秦放歌也写不出来这么美妙动人的曲子。何况,现在这首曲子已经非常好完美了,好好练习,肯定会受到大家欢迎的。这也是你们学表演的主要目标,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还有秦放歌这个作曲者的。”
秦放歌也笑,“我就靠师姐们帮忙扬名了!”
滕舒婷已经懒得鄙视他,只忙着招呼好两位教授。
不过龙富锦和吴亦芬教授回去就不用她们送了,他们都有车,自己开车回去。
吴亦芬还关心她们,让她们开车回去的时候小心点,知道秦放歌没开车,又叫她们帮忙送一下。
还是林宝卿送秦放歌回去,不过这回,林宝卿也没再提起上午的话题,只说新曲子里,她所负责的古琴部分。
正如吴亦芬和龙富锦教授所赞叹的那样,整首作品里面,充满着充满着各种不可思议的,精妙绝伦的乐思。
古琴部分的乐章也是一样。
事实上,整首作品的结构确实是稍嫌混乱的,光是合理安排十六个女孩子想出来的动机,以及经过这些动机扩展衍生发展变化出来的乐章,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秦放歌用他天才的灵感,把这一切完美地组织了起来,再通过华丽浪漫,优雅动人的旋律将其包装起来。
对普通听众来说,只要旋律优美动听,也就是最后演奏出来的效果好听,就是值得赞美的,好的音乐。
古琴部分的乐章,也是最让林宝卿喜爱的。
秦放歌最开篇用的就是古琴,像是用古琴的优雅、古韵、甚至是寄希望于林宝卿的出色演奏,来包装他这实际是很新潮,很时尚,很现代的音乐。
可林宝卿不在乎这些,两位教授们最开始分析这些乐章的时候,就说秦放歌在这些跳跃的,灵动的,激情无限的乐章里,寄托着他的思念,又有知音难觅,相知相惜的意味。
就像是被传为佳话的高山流水,这让林宝卿不由得想起她当初和秦放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说想听她弹琴。她就弹了一曲不常为人们所熟知的《高山》,而秦放歌也不愧是她的知音,一下子就听出来了。
作为开场的,林宝卿表示压力不大,她的心理素质说是锦瑟华年里面最好的,那也一点不为过。
其他女孩子,像是吹笛子的肖静茹就表示,让她收尾还好一点,要领头的话,压力可就太大了。
从学校回去开车也不过几分钟,时间已经很晚,林宝卿也没有多逗留,秦放歌下车后,就开车回家。今天关于这首曲子的讨论已经够多,她回去还要练习一阵古琴。
秦放歌到家后,发现几个未接来电,他先给肖雨然回了过去。
这姑娘其实没什么事情,只是很好奇,“下午看见你和宝卿她们,还有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