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条大河(2 / 3)

歌剧家在唱歌。

而且,秦放歌在这首歌的感情处理上,也表现得很不错,看得出来,他是拿出部真功夫,尽情演绎出来。

可能这次的钢琴伴奏老师有了足够心理准备,他唱得虽然动听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手里的事情尽情欣赏,可她终究还是专业,忍住心底的冲动,尽职尽责,没给秦放歌添什么乱子。

一曲结束后,接着就是秦放歌自己作词作曲的我的祖国,以她的专业程度,自然看得出来,这钢琴伴奏相当庞大复杂,因为要表现出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来,他运用了比较多的装饰音和弦,连声部都有好几个用作和声,要水平一般的钢琴学生,恐怕第一遍还拿不下来。

好在秦放歌似乎有这预料,在谱子上的标记做得特别多,但更多地,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关乎演奏时候情感的。

钢琴伴奏老师表现得相当不错,钢琴前奏中,就有优美旋律的一部分,耳尖的老师们也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短短两句,就让教室所有考官眼前一亮,一个个凝神定气,打起万分精神,竖起灵敏的耳朵,注视着台上。

秦放歌那洪亮饱满中又不失温暖声音算是对得起这首歌,似乎他在唱中文歌曲的时候,更有味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大画家,就在大家面前,一笔笔画出一幅优美无比的画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稻花,香,两岸。

秦放歌的每个词甚至是每个字,都咬得特别精准,而且似乎带上了他自己独特的感情在里面。

“一条”引出感情,“大河”磅礴雄浑,“波浪”奔涌激动,“宽”一望无边,“风”轻拂面孔,“稻花”茁壮喜悦,“香”沁人心脾,“两岸”辽阔无垠。

加上精彩的钢琴伴奏和声,让人心生激情向往和热爱。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对于第一次听这首歌的人来说,秦放歌的演绎带给他们的感觉真的是震撼心灵的,透过他的歌声,他们能感受到他心中的那蓬勃无比的热爱之情,或者说是博爱,祖国山河,花花草草,飞鸟游鱼。

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已经死过一次,并经历了那么多年黑暗寂寞的秦放歌来说,能真切地活着,就让他觉得幸福和感恩。

合唱部分结束后,就是秦放歌独唱,歌词和旋律虽然和先前合唱部分一样,但听在老师们的耳朵里,却又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在这里,钢琴声音就只是伴奏了,重点突出的还是秦放歌那清澈嘹亮的歌喉,在独唱部的时候,他对各方面的处理似乎更好。

然后又是合唱部分,钢琴声音份量重新和秦放歌的歌声并重,当然,歌词还是由秦放歌唱出来的,激情自豪,热血澎湃。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合唱之后又是独唱,三段式的结构老师们见得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如果是由老一辈作词作曲家写出来的话。可眼下,这首动听的歌曲,却是由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写出来的,就只能让他们觉得惊叹了。

这会,也没人去怀疑是不是他自己创作的了,他们还真找不出人肯为他创作这么多的歌曲。而且,秦放歌自己将这些歌曲演绎得特别完美,如果不是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根本就唱不出这样的感情来。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和前面的旋律差不多,但歌词和感彩都不一样,在唱这段的时候,秦放歌表现得更多的,还是力量、自信、似乎还有那种人定胜天的决心。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