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一条路的三倍有余。 要先沿洮水南下,到了积石山以后,再西行,然后到了积石山尽头,往西北行,出了青塘,横穿黄头回纥属地,抵达沙州。 第二条路,之所以这么绕,原因也和青塘有关。 大宋的兵马除了可以沿着大雪山西行以外,其实还可以沿着湟水而上,过河州、邈川城、宗哥城、青塘城。 然。 青塘城如今是青塘的新都。 角厮罗是绝对不会允许大宋的兵马进入青塘城的。 所以他给出的第二条路才会变得这么绕。 寇季看向赵祯,沉声道“朱能一行选择了第一条路,沿着大雪山西行?” 赵祯缓缓点头,神色凝重的道“第一条路看似短暂,可通过的过程,却远比第二条路要复杂。西夏李元昊率军剿灭了甘州回鹘,派人驱使着甘州回鹘的一些残兵败将,不断的滋扰青塘。 其意就是为了拖住青塘,不让青塘插手西夏和沙州回鹘之间的战事。 青塘被滋扰的不厌其烦,就派遣了大军驻守在了大雪山沿线。 我大宋的兵马从大雪山经过,没少受到西夏、青塘的兵马滋扰。 一路上损兵折将良多。 大军抵达了黄头回纥治下以后,更是遭到了黄头回纥和西夏联军的痛击。 从我大宋,一直到沙州。 我大宋的兵马足足折损了近五千人,才抵达。” 寇季皱眉道“黄头回纥投靠了西夏?” 赵祯摇头,沉声道“薛田信上说,黄头回纥之所以可西夏联军,是为了劫掠我军辎重。” 寇季眉头皱的更紧,“甘州回鹘已破,沙州回鹘也岌岌可危。黄头回纥居然帮着西夏对付我大宋,简直是愚不可及,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懂吗?” 赵祯苦笑道“谁知道呢……” 寇季冷哼道“一帮子鼠目寸光的东西。” 赵祯缓缓点头,感叹道“没一个安好心的。” 寇季冷声道“青塘的兵马,在大雪山边上,不断的滋扰我大军,恐怕就是想逼着我大军走第二条路。角厮罗是想借着我大宋的手,帮他试一试黄头回纥的深浅。” 赵祯点头道“枢密使高处恭,也是这般说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大宋的兵马已经抵达了沙州,并且协助沙州的归义军,守住了瓜州。” “肃州已经被西夏攻陷?” 寇季疑问。 赵祯点头,“我大宋的兵马抵达了沙州以后,就被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请出了沙州,赶往玉门关作战。只是西夏铁骑凶猛,我大宋的兵马在玉门关吃了一个闷亏,不得不被迫退守瓜州,借着瓜州城墙之利,抵御着西夏铁骑的进攻。” 寇季眉头皱成了一团。 从赵祯的话中,寇季不难听出,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也不是一个好东西。 赵祯继续说道“此前,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遣使入我大宋,请求我大宋再派二路援军,驰援沙州,帮他们击退西夏进攻。 此外,还请求我大宋能驰援沙州一批粮食。” 寇季冷哼道“我大宋可不欠他的。” 赵祯看向寇季,苦笑道“曹副枢密使,也是这么说的。” 顿了顿,赵祯又道“只是薛田、吕夷简皆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朝廷既然已经答应了驰援沙州,那就应该驰援到底。 应当派遣二路援军过去。 但驰援粮食的事情不能答应。 李迪说,驰援粮食也不是不可以,但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必须拿马匹来换。” 寇季沉声道“人家没答应。” 赵祯重重点头。 归义军节度使曹贤顺若是答应了李迪的提议,赵祯也不会在这里长吁短叹。 赵祯继续说道“御史大夫等人,要求更换朱能,另遣一员大将,去接替朱能的职位,朕没有答应。如今满朝文武,正在为二路援军的领兵之人而烦恼。 你有什么可推荐的人选?” 寇季思量了一下,也没有再推辞,直言道“杨文广!” 赵祯一愣,皱眉道“杨文广要守在保州,防着辽人南侵。” 寇季正色道“当派狄青率领虎字军,返回保州。” 赵祯点点头,道“那就让杨文广赶往沙州驰援。” 赵祯看向寇季,又道“吕夷简推举侍御史刘平担任监军,你怎么看?”